心肌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这两种梅花是一种吗
TUhjnbcbe - 2021/12/14 19:29:00
彭洋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562/

注明:该文不代表本刊观点

编辑

玲子

审核

小也

梅花于早春先叶而开,花色多样,香味极浓,有“花中君子”的美称。

古人认为,梅花是幸福吉祥物,“梅具四德,初生为元,开花如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梅花绽开五瓣,象征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有“梅开五福”之说。

元代诗人杨维帧“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

梅花是中华民族与中国的精神象征,具有强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梅花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勇开拓,创造了优秀的生活与文明。

有人认为,梅花的品格与气节几乎写意了中国人“龙的传人”的精神面貌。全国上至显达,下至布衣,几千年来对梅花深爱有加。

文学艺术史上,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

宋代王安石一首《咏梅》诗道出梅花的幽香:“墙脚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写有咏梅花的绝句:“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南北朝诗人谢燮著有《早梅》诗中,有“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的佳句。

毛主席曾步古诗之韵,赋有《卜算子·咏梅》一首:“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诗中描写风雨把春天送归这里,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来到。已经是冰封雪冻最寒冷的时候,悬崖边上还盛开着俏丽的梅花。梅花虽然俏丽,但并不炫耀自己,只是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等到百花盛开的时候,她将会感到无比欣慰。

毛主席以一代大诗人的风范,出手不凡,一首咏梅诗力扫过去文人那种哀怨、颓唐、隐逸之气,创出一种新的景观与新的气象,令人叹为观止。

梅花的品种很多,不仅供人们观赏,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药用就有白梅花和腊梅花两种。虽都称梅花,但同名不同种,下面我们就看看这两种梅花有何不同。

白梅花又名绿梅花、绿萼梅,为蔷薇科植物梅的花蕾,1~2月间采集含苞待放的花蕾,摊置席上,晒干。雨天可用炭火烘干。干燥花蕾呈圆球形,基部常带有小梗。苞片3~4层,褐色鳞片状。苞片内有萼片5枚,淡*褐色,微带绿色,卵圆形,覆瓦状排列,基部与花托愈合。花瓣5枚或多数,白色或*白色,紧紧相抱。花瓣内包含许多*色丝状的雄蕊。中心有一枚雌蕊,子房呈卵形而有细长的花柱。质轻。气香,味淡而涩。以花匀净、完整、含苞未放、萼绿花白、气味清香者为佳。花冠红色者,称为红梅花,形态与白梅花相似,但较白梅花稍大,花冠淡红色,重瓣,萼红揭色。但药用以白梅花为主,红梅花则较少使用。

元朝著名诗人、号“梅花屋主”的王冕著有《白梅》诗,曰:“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白梅花性平,味酸涩,入肝、胃、肺经,含有苯甲醛、异丁香油酚、苯甲酸等挥发油,具有舒肝、和胃、化痰的功效,用于治疗梅核气、肝胃气痛、食欲不振、头晕、瘰疬等症。

《本草原始》载:白梅花“清头目,利肺气,去痰壅滞上热。”

《饮片新参》亦载其“平肝和胃,止脘痛,头晕,进饮食。”

白梅花最大特点就是能够理气,调理脾胃,疏理气血,但却不会伤阴。清热泻火类中成药“梅花点舌丹”就是由牛*、麝香、熊胆、梅花、冰片等15味中药组成,主疗*恶疮,咽喉肿痛等症,方有梅花,又多点舌含服,故名。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梅花所含的纤维素能够促进肠胃的蠕动,对肠壁有一定的清洁作用,有助于防止肠道恶性肿瘤的发生。纤维素和花色素被人体吸收后能够消除身体内部具氧化破坏作用的自由基,可以延缓衰老,防止和减少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的发生。

临床治疗无阳性体征的咽部不适,有梗塞感,可用取绿萼梅与橘饼配伍,水煎服;

治高血压,取绿萼梅花与决明子用开水冲泡代茶饮;

治暑热烦渴,以梅花、白菊花、玫瑰花合用,开水冲泡频服;

治两胁胀痛,胃脘胀痛,郁闷不舒,食纳减少,可取绿萼梅与绿茶搭配,以沸水冲泡,代茶频饮,起到理气疏肝,和胃止痛的作用;

治梅核气所致咽中梗塞不舒极易发火、月经不调、乳腺增生,可用绿萼梅加冰糖,用沸水冲泡代茶饮,起到疏肝和胃、通经活络、理气化痰的作用;

治肝胃气滞之胁肋胀痛,脘腹痞满,嗳气纳呆等,可与柴胡、佛手、香附等配伍。

外用:

治唇上生疮,取绿萼梅花瓣贴之,如开裂出血者即止。

常用验方:

治暑热烦渴:取白梅花、白菊花各10克,玫瑰花15克,开水冲泡频服。

治梅核气:以白梅花5克,粳米克,加水煎煮成4粥,加白糖温服。

治高血压:白梅花3克,草决明1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以上摘自《百花治百病》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35)

二绿女贞茶:绿萼梅、绿茶、橘络各3克,女贞子6克。先将女贞子捣碎后,与前三味共入杯内,以沸水冲泡即可,每日1剂,不拘时饮服。此茶能养阴利咽、行气化痰,适用于肝肾阴虚、虚火上浮、气郁痰结之咽痛不适、咽喉异物感者服用。

注意:

白梅花虽性平,但阴虚重症见舌红无苔、少津、口干喜冷饮等仍不宜长期饮用,久服会伤阴耗气。

食疗方:

梅花粥:取粳米60克,煮成稀粥,加绿萼梅3克,再煮至花刚熟即成。一次服用。此方取绿萼梅“助(脾胃)清阳之气上升”,粳米养胃气,此方适用于素体脾胃虚弱,湿犯脾胃则清阳之气不升,以致脘闷,食欲减退等。(源于《本草纲目拾遗》)

梅花茶:绿萼梅6克,用沸水冲泡,待温加蜂蜜适量代茶饮。本方取绿萼梅清热生津、除烦,蜂蜜清热润燥,适用于暑热或热伤胃阴的心烦口渴。(源于《本草纲目》)

绿萼梅蒸蛋:取鸡蛋1个,一端开孔,放入绿萼梅7朵,封口,饭上蒸熟,去梅花食蛋,每日1个,连服7日。此方绿萼梅疏肝理气以散结,可用于瘰疬不消。(源于《本草纲目拾遗》)

梅郁猪肉汤:取瘦猪肉克与绿梅花、广郁金各6克,加入葱、姜同炖煮汤,肉熟时加少许盐调味,食肉饮汤。此汤能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治肝胃不和所引起的胃痛、嗳气、泛酸等症。

南朝医学家陶弘景曰:“白梅亦应(与乌梅)相似,今人多用白梅和药,以点痣蚀恶肉。”

《本草纲目》亦载其:“治中风惊痫,喉痹,痰厥僵仆。又治泻痢烦渴,霍乱吐下,下血血崩,功同乌梅。”梅露(梅花的蒸馏液)能生津止渴,解暑除烦。

《纲目拾遗》载:“鲜绿萼初放花,采取蒸露,能解先天胎*。六月未出痘小儿,和金银露食之极佳。”

腊梅花亦可写做蜡梅花,又称铁筷子花、*梅花、雪里花,为腊梅科植物腊梅的花蕾,在花期含苞欲放时采摘,晒干或烘干即可入药。干燥花蕾呈圆形、矩形或倒卵形,花被叠合作花芽状,棕*色,下半部由多数膜质鳞片所包,鳞片*褐色,略呈三角形,有微毛。气香,味微甜,后苦,稍有油腻感。

入药的腊梅花有两种:一种为素心蜡梅,花心*色,重瓣,花瓣圆而大,朵大。另一种为狗心蜡梅,花心红色,单瓣,花瓣狭而尖,朵小,质较次。以花心*色、完整饱满而未开放者为佳。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腊梅,此物本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似蜜蜡,且腊月开放,故得此名。”腊梅花迎霜傲雪,岁首冲寒而开,比白梅花开得还早,轻*缀雪,冻莓含霜,香气浓郁,艳而不俗。曾有诗赞美:“枝横碧玉天然瘦,恋破*金分外香。”

腊梅花性温,味辛,入肺、胃经,含有挥发油,油中主要为苄醇、乙酸苄酯、芳樟醇、金合欢花醇等,并含吲哚、蜡梅苷、胡萝卜素等成分,具有消暑生津、开胃散郁、顺气止咳、解*生肌的功效,用于治疗暑热心烦、口渴、百日咳、肝胃气痛、水火烫伤等症。

《本草纲目》载:蜡梅花“解暑,生津。”

《浙江中药手册》亦载其:“治暑温胸痞烦渴,小儿麻疹,百日咳。”

《江苏植物志》也载其“治心烦口渴,气郁胃闷。”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腊梅花所含的洋腊梅碱有类似士的宁的作用,能兴奋子宫;有降低血压的作用,还可降低血糖。

常用选方:

治久咳:蜡梅花9克,用开水冲泡代茶饮。

外用:

治汤火伤:取适量蜡梅花以菜籽油浸泡15天备用。使用时,将药油涂于患处。

腊梅花还具有食疗价值,《本草纲目》载:“腊梅花味甘、微苦、采花炸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既是味道颇佳的食品,又能“解热生津”。

推荐两款食疗方:

腊梅鱼头汤:取鱼头克,洗净后加入鸡清汤0克,放入锅中炖煮,汤熟后加入调料,调好口味后再放入腊梅花10朵,再沸即可食用。此汤能补充蛋白质,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并能起到补脑健脑的作用。

蜡梅炖豆腐:取豆腐适量,切条炸成*色捞出。锅留底油,入葱丝炝锅,倒入炸好的豆腐条,加水炖5分钟,再加入腊梅花5朵,用盐、味精、胡椒调味,稍沸即可食之。此款为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能辅助起到降血压、降血脂、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注意:湿邪盛者慎用。

综上所述,在主治上,这两种梅花各有侧重。

白梅花偏重于理气开郁,常用于郁闷心烦、肝胃气痛等症,且可做为食疗的上好食材,蒸蛋治瘰疬;加糖捣制成小饼食之,可预防痘疹;与橘饼同煎服,可治咽部梗塞感,而腊梅花偏重于解热除烦,对热病烦渴、胸闷有较好的疗效,用其泡水代茶饮服还可治疗久咳;用茶油浸泡蜡梅花涂擦可治水火烫伤。

这两种梅花属不同科属的植物,一个是蔷薇科植物,一个是腊梅科植物,其功效亦有所不同,使用时要辨证施之,不可混淆。

冬天了,给大家推荐一款不上火的古方姜茶膏,由中山大学生物医学中心结合古方制作,调理脾胃、补气养血,很适合亚健康人群食用。你今天喝了吗?现在扫码下单,赶紧为家人和自己屯起来吧~点击阅读原文,也可购买哦~

点个在看,暖意在心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两种梅花是一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