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逐渐增多,心血管主要负责人体血液的输送,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心血管疾病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预防。哪些人群更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为何会患上心血管疾病?接下来,就和专家一起探讨心血管疾病的相关话题。
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定义,专家表示,心血管疾病是一组心脏和血管疾患的名称,包括:高血压(血压升高)、冠心病(心脏病发作)、脑血管疾病(中风)、周围血管疾病、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等,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占70%以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简单的理解就是身体上大中动脉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就像水管生锈了一样,进而引起血管的狭窄堵塞而导致的临床后果。
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分为两大类,一大类危险因素是指不可逆的危险因素。专家说,首先是家族遗传史,父亲兄弟姐妹有得心血管病,即有家族史病史。其次也包括性别、年龄,从年龄看年龄越高越容易得心脑血管病,从性别来讲男性比女性会多,尤其在女性绝经前的年龄相对比较少。
另一类是可逆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高、吸烟、肥胖,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五项危险因素。动脉壁的内皮细胞是很重要的保护膜。糖尿病会使血液中胆固醇更容易沉积在动脉壁上,动脉内皮也会受到影响。吸烟会破坏动脉壁的内皮,这层保护膜被破坏后更多的胆固醇更容易进去了。肥胖往往和“三高”伴随,身体内调节功能的紊乱,产生胰岛素抵抗,进而损害心血管。
专家介绍,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实际上不仅包括狭义的心血管疾病,也包括脑血管疾病和外周血管疾病,更具体一点,包括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力衰竭、脑卒中等,有些患者可能走起路来有腿疼,经检查有下肢血管的狭窄闭塞,这样的疾病都通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疾病中最重要的一类疾病。
“危险因素可能会破坏动脉屏障,也就是内皮细胞,而让更多胆固醇进入到动脉壁里沉积起来,胆固醇沉积以后斑块越来越大变成狭窄甚至堵塞,越来越大的动脉斑块可能发生糜烂或者破裂,破裂后会激发血栓形成,血栓把剩下的部分堵塞就形成血管完全闭塞。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都是非常突然的病,从斑块破裂到发生血栓确实是非常快的过程,但是斑块的发生发展过程是非常漫长的过程。
来源:闽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