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秋冬季健康风险防控小贴士
TUhjnbcbe - 2021/4/6 0:37:00
北京市那家医院治白癜风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秋冬季节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为了帮助小骏马们有效地预防传染病,小编给爸爸妈妈们整理了几项重要的风险提示,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诺如病*感染性腹泻

什么是诺如病*

年诺如病*出现在美国诺瓦克市一位急性腹泻患者身上,此后,世界各地陆续出现多种与之相似的病*。年8月,第八届国际病*命名委员会将其命名为“诺如病*(Norovirus,NV)”

诺如病*一年四季在全球流行,每年11月至次年4月都是诺如病*感染性腹泻的高发期。主要感染对象是儿童和老人。常在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等集体单位引起暴发。

诺如病*特征

变异速度快:每隔2-3年即可出现能引起全球流行的新变异株。以前感染过获得的抗体对再次感染没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故无法形成长期的免疫力,极易造成反复感染。

生存能力强:0℃-60℃内均可存活,所以冬天也能发作,且能耐受PH值2.7的酸性环境,胃酸也奈何不了它。因此接触诺如病*,需使用一定浓度的含氯消*剂,酒精和免冲洗的洗手液对它没有效果。

感染途径广: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等传播,牡蛎等贝类食品和生鲜果蔬容易被污染。

传播方式多:主要是粪-口传播,也可通过空气中的气溶胶传播。病*可以黏附在PM2.5颗粒大小的粉尘上,由鼻子吸入,通过呼吸道感染。

致病力度大:最少只需10-个病*颗粒即可致病。

排*周期长:病人发病前至康复后2周,均可在粪便中检测到诺如病*,但是患病期和康复后的三天内是传染性最强的时期。

诺如病*感染后的症状

诺如病*感染后潜伏期一般在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及腹泻等。儿童患者以呕吐症状为主,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小时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此外,也可见恶心、发热、腹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不幸中招要如何治疗

诺如病*感染通常为自限性疾病,一般情况下无需特殊治疗,以对症和支持治疗为主,不需使用抗生素。如果感染诺如,立即带其至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医院就诊。就诊后让孩子居家隔离休息,一方面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另一方面避免传染他人,直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方可恢复正常生产、生活。从事保育、食品从业和制水等重点人员需症状消失后72小时且实验室检测诺如病*核酸检测阴性后方可复工。

手足口病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引起的传染病,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手足口为何总盯着孩子啊?

因为孩子的抵抗力差。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潜伏期多为2~7天。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会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如何传播?

手足口病可经胃肠道传播,也可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解除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黏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

疱疹性咽峡炎是手足口病吗?

疱疹性咽峡炎,一般是由肠道病*引起的,又被称为“隐形手足口病”。相当一部分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体和手足口病相同,而且都会出现咽喉痛、口腔内疱疹等症状,但是疱疹性咽峡炎不是手足口病。

如何才能预防手足口病呢?

1、洗手:洗手是最好的预防!不仅要给宝宝勤洗手,家人们也要一起洗儿童入园时、中小学生到校进班前、用餐前、如厕后、接触公共设施后、体育课后、做好卫生后和解除了鼻涕、唾液后均应及时洗手。洗手采用流动水,按照六部洗手法彻底洗净双手。

2、消*:肠道病*最怕紫外线和高温煮沸消*,可以用这两种方式给宝宝的东西和家居用品消*。同时家里经常通通风。

3、疫苗:6月龄-5岁的孩子建议尽早接种EV71疫苗。由于71型肠道病*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的最常见病*,接种该型疫苗可有效减少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发生。

4、隔离:疾病高发期,尽量少带宝宝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生病的宝宝待痊愈后最好在家继续隔离一周,以防传染给别人。

万一得了手足口病怎么办?

1、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患儿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服进行晾晒或消*,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2、幼托单位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处理。

3、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地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幼托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流感

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具有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的特点,经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人群普遍易感,全年均可发病,暴发或流行具有一定季节性,常见于冬、春季。目前正值流感好发季节,由于气温低,开窗通风时间短,且多以室内活动为主,故易在幼托、学校等集体单位出现传播和发病,要谨防流感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流感的高危人群

儿童、老年人、孕妇和特定慢性疾病患者都是流感的高危人群。3-18岁的托幼和学龄儿童,是人群聚集、接触频繁群体,相互传播的概率更大,因此成为流感病*感染率较高的年龄组。

流感的预防和控制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推荐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流感高危人群接种流感疫苗。6月龄以下婴儿、孕妇和慢性病患者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也应考虑接种流感疫苗。

建立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勤洗手。

2在流感流行季节,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3出现流感样症状后,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4家庭成员出现流感患者时,要尽量避免互相接触,尤其是家中有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时。

5当家长带着医院就诊时,应同时做好患儿和自身的防护(如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水痘

什么是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学龄期儿童,6个月以下婴儿较少见。其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成人发病症状比儿童更严重。水痘传染性极强,患者为唯一传染源,传染期一般从皮疹出现前1~2天到疱疹完全结痂为止。

水痘的预防和控制

1学校、幼托机构等重点场所,注意开窗通风,做好晨检,消*等工作。

2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最有效经济的方法。年8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居住在上海的宝宝可以免费接种。

罹患水痘怎么办?

1对接触水痘疱疹液的衣物、被褥、餐具等进行清洁和消*。

2定时开窗通风,但要注意防止患者受凉。

3如有发烧情形,最好是以冰枕、毛巾、多喝水等物理退烧法。要让病儿休息,吃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饮食,要多喝开水和果汁水。

4要把指甲剪短,保持手的清洁,避免用手抓破疱疹。

5患者要居家隔离至所有疱疹干燥结痂(一般不少于出疹后14天)。

猩红热

什么是猩红热?

猩红热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皮疹消退后明显脱屑。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春季发病为多。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多见于儿童。

猩红热的预防与控制

1加强幼托机构、学校晨检、午检管理,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就医并立即报告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幼托、学校等集体单位定期进行室内开窗通风,达到空气对流效果。

食源性疾病

什么是食源性疾病?

指由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或中*性质的一类疾病。食源性疾病的三个基本要素(基本特征):传播疾病的媒介——食物;致病因子——食物中的病原体;临床特征——急性中*性或感染性表现;

1.胃肠型食源性疾病

胃肠型食源性疾病多见于气温较高、细菌易在食物中生长繁殖的夏秋季节,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要特征。

2.葡萄球菌性食源性疾病

由于进食被金葡菌及其所产生的肠*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引起葡萄菌性食源性疾病的常见食品主要有淀粉类(如剩饭、粥、米面等)、牛乳及乳制品、鱼肉、蛋类等,被污染的食物在室温20~22℃搁置5小时以上时,病菌大量繁殖并产生肠*素,此*素耐热力很强,经加热煮沸30分钟,仍可保持其*力而致病。

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十大原则

1、选择经过安全处理的食品;

2、烹调食品要彻底加热;

3、做好的熟食要立即食用;

4、注意熟食品的贮存;

5、经贮存的熟食品,食前一定要彻底加热;

6、防止生食品污染熟食品;

7、反复洗手;

8、注意保持厨房、用具表面的清洁;

9、防止昆虫、鼠类和其它动物污染食品;

10、使用洁净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秋冬季健康风险防控小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