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容易并发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并发症,发病率高;
老年人:病情多较重且进展快,肺炎发生率高,常见损伤包括心肌炎、心功能衰竭、急性心肌梗死,也可并发脑炎;
慢性病患者:慢性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疾病、肝病、肾病等人群易发展为重症病例,病死率高;
妊娠妇女:易发生肺炎、迅速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甚至ARDS,可导致流产、早产、胎儿窘迫及胎死宫内等情况的发生;
免疫功能缺陷患者:重症流感危险性明显增加,易出现病*性肺炎,病死率高。
流感的临床表现?流感常表现为突然起病,呈全身性症状,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多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呈自限性过程,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轻症流感与普通感冒相似,症状轻,2-3天可恢复。打流感疫苗有什么好处?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病*,但不能防止普通性感冒的发生,只能起到缓解普通性感冒症状、缩短感冒周期等作用。而且,即使注射了流感疫苗也要在两周后才能产生抗体,达到预防的目的。
流感疫苗接种对象有哪些?流感疫苗在我国属于二类疫苗,自愿、自费接种。适用于大于6月龄的可能感染流感病*的健康人,为降低高危人群罹患流感及感染后发生严重临床结局的风险,借鉴WHO立场和其他国家多年的应用经验,结合我国国情,《中国季节性流感疫苗应用技术指南(-)》推荐孕妇、6月龄-5岁儿童、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及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为优先接种对象。
哪些人不适合接种流感疫苗?●对鸡蛋或疫苗中其他成分(如新霉素等)过敏者;
●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
●急性发热性疾病患者;
●慢性病发作期;
●严重过敏体质者;
●医生认为不适合接种的人员;
流感疫苗能预防普通感冒吗?有些人认为,流感只不过是“小儿科”,没什么了不起。其实,流感和普通感冒有着天壤之别。
普通感冒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更多的症状是鼻塞、流鼻涕、咽痛和严重咳嗽,一般不会发生严重并发症,也不会引起大流行。而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往往在冬春季流行机会较多,呈现区域性流行。流感是一种比普通感冒严重得多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所以才需要特别加以预防。
流感疫苗是针对流感病*某一种分型而采取的预防措施,其主要作用是促使机体产生针对这一分型病*的抗体。这种特殊抗体对普通细菌及其他分型的流感病*是无任何抵抗作用的。因此,“注射了流感疫苗就不会得感冒”这种说法是不正确也是不科学的。
轻度不良事件:在整体上,接受者能较好地耐受流感疫苗。这些疫苗是灭活的,即其中只包含无感染能力的病*,显然不能引起疾病。因此,接种疫苗后的呼吸道疾病是与流感疫苗无关的偶然疾病。
全身反应:也可出现轻度全身反应。以前未接种过疫苗的人(例如,儿童)可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和肌痛。这些反应在接种疫苗后6—12个小时内发生,一般持续1—2天。
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