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康复治疗新华科普6
TUhjnbcbe - 2021/3/27 18:39:00
白癜风照片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90309/6943140.html
三连一下,学习康复知识新华科普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康复治疗

心力衰竭是指心血管疾病发展至一定程度,心肌收缩力减弱或舒张功能障碍,心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机体组织细胞代谢需要,同时静脉血回流受阻,静脉系统淤血,引发血流动力学、神经体液的变化,从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表现

症状:劳力性呼吸困难或喘息、咳嗽(尤其是夜间)、体力活动能力显著减退,容易疲劳、心悸,偶伴头晕、胸闷。

体征: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下肢凹陷性水肿、肺底部可闻及啰音、心界扩大、心率加快,合并房颤时则心律绝对不齐、第三心音奔马律、各种原发心脏疾病的异常心音、肝脾肿大、肝颈逆流征阳性。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理生理特征及康复措施

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造成水钠潴留,促使血容量增加和发生水肿,进一步增加心脏负担,形成恶性循环。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压力反射的敏感性显著下降,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正常心率多变异丧失、压力反射刺激的心率和血管运动反应性降低。而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导致交感神经冲动向骨骼肌的传递明显增多。针对这一现象,需要督促患者进行长期的运动训练,使血液儿茶酚胺的浓度下降,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心率减慢,心肌耗氧下降,从而有利于心功能的改善。

心脏重构:表现为心室扩大和肥厚,由此逐渐增加室壁张力和能量消耗,导致进行性心肌细胞坏死、纤维化和进一步心室扩张。

周围血管重构:大血管顺应性减退,动脉血管阻力增加,其原因为交感张力增加和慢性水、钠、钙潴留导致血管平滑肌结构改变,血管舒张功能减退(特别是骨骼肌和肾脏循环),从而增加血管阻力,导致进一步心泵功能损坏,甚至失代偿。故而需要在康复训练中改善运动能力,提高患者的最大摄氧量,使得患者安静时和亚极量运动时心率降低,下肢最大血流量和动静脉氧差增大,血管阻力下降,心功能从而得到改善。同时,亚极量运动时骨骼肌乳酸生成明显降低,运动耐力可以得到提高。

骨骼肌失健:由于循环衰竭,肌纤维营养性血液供应障碍,尤其在亚极量和极量运动时为著,导致肌肉代谢障碍。同时由于心功能限制,体力活动减少,逐渐产生失用性肌萎缩和肌力降低。我们的康复措施可以是大肌群的动力性运动,这样可以使运动肌的代谢能力改善,毛细血管的密度增加,肌氧化酶活性提高,肌收缩的机械效率提高,从而使运动时的血液循环效率提高相对减少对心脏射血的要求。

肺功能障碍:肺部因素是限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能力的另一重要原因。主要表现为体力活动能力不同程度的减退以及活动时气短、气急、胸闷、发绀等,严重时在安静状态也可发生上述症状。康复治疗师可以帮助患者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有利于对肝、脾的按摩,减少内脏的淤血。

在上海交通大医院康复医学科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康复治疗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欢迎广大患者前来咨询与就诊。

END

本平台科普内容获中国科协科普部

“科普中国共建基地年-年”项目资助

版权声明

本平台旨在为大众交流学习,欢迎分享,转载前请于平台留言,获转载后,请注明出处,必须保证帖子内容、作者、

1
查看完整版本: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康复治疗新华科普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