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寒冬季节,警惕心衰
TUhjnbcbe - 2021/3/12 15:08:00

冬至过后,就进入了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了。此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要特别注意,人体因着凉而免疫力下降,无力抵御寒邪,容易出现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严重者可能出现支气管炎及肺炎等问题,这些都有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患者出现心衰。

什么是心衰?

心衰即心力衰竭,是多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和/或功能的异常改变,使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起地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疲乏和液体潴留(肺淤血、体循环淤血及外周水肿)等。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提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从心衰"事件链式、阶段式"发展的特点来看,心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增加将导致事件链终点的心衰患病增加,特别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也使未来发展为心衰的人群更为庞大。

心力衰竭的类型

按照解剖结构不同,可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

按照疾病发展速度,可分为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

按照射血分数的不同,可分为射血分数降低心衰和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收缩性和舒张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的病因

1、原发性心肌损害:

①缺血性心肌损害:冠心病心肌缺血、心机梗塞是最常见的原因;

②心肌本身的病变:心肌炎、心肌病,如病*性心肌炎、扩张性心肌病等;

③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肌病、心肌淀粉样变性等;

2、心脏负荷过重:

①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如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等;

②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如心脏瓣膜关闭不全、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慢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社会自然环境、人民生活水平、医疗卫生条件等发生了显著变化,与之伴随的是心血管疾病谱的改变,也使我国的心衰病因谱发生了巨大变化,并越来越接近西方国家的数据。瓣膜病(尤其是风湿性瓣膜病)所占比例逐年下降,而冠心病、高血压和扩张型心肌病已成为目前中国心衰患者的主要病因。在伴随疾病方面,糖尿病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

发病诱因

1、感染各种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是诱发心力衰竭的重要因素。感染可通过多种途经增加心脏负担和/或妨碍心肌的舒缩功能。

2、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既是心力衰竭的原因,也是心力衰竭的诱因。尤其以心房纤颤、室性心动过速、室性纤颤等快速型心律失常为多见。

3、妊娠与分娩妊娠、分娩诱发心力衰竭的原因:妊娠期血容量增多,至临产期可比妊娠前增加20%以上,特别是血浆容量增加比红细胞增加更多,可出现稀释性贫血,加上心率增快和心搏出量增大,使机体处于高动力循环状态,心脏负荷加重。分娩时由于精神紧张和疼痛的刺激,使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一方面回心血量增多,增加了心脏的前负荷;另一方面外周小血管收缩,射血阻抗增大,使心脏后负荷加重,加上心率加快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冠脉血流不足,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

4、临床治疗不当例如,洋地*用药安全窗很小,易发生中*,在心肌缺血、缺氧情况下则中*剂量更小,过多、过快输液也会诱发心力衰竭的产生。

5、其他劳累、紧张、情绪激动、精神压力过大、环境和气候的变化等也可诱发心力衰竭。

China-HF研究[1]结果显示,感染是心衰发作最常见的诱因,其次为心肌缺血及劳累或应激反应(图3-4-1)。上海地区3个年度住院心衰患者横断面调查[2]显示了相同的心衰诱因。北京医院15年慢性心衰住院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显示,房颤是心衰发作的首要诱因[3]。

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1.急性心力衰竭

(1)早期表现左心功能降低的早期征兆为心功能正常者出现疲乏、运动耐力明显减低、心率增加15~20次/分,继而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高枕睡眠等;检查可见左心室增大、舒张早期或中期奔马律、两肺底部有湿啰音、干啰音和哮鸣音。

(2)急性肺水肿起病急,病情可迅速发展至危重状态。突发的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喘息不止、烦躁不安并有恐惧感,呼吸频率可达30~50次/分;频繁咳嗽并咯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心率快,心尖部常可闻及奔马律;两肺满布湿啰音和哮鸣音。

(3)心源性休克1)低血压持续30分钟以上,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或原有高血压的患者收缩压降低≥60mmHg。2)组织低灌注状态①皮肤湿冷、苍白和发绀伴紫色条纹;②心动过速次/分;③尿量明显减少(20ml/h),甚至无尿;④意识障碍,常有烦躁不安、激动焦虑、恐惧和濒死感;收缩压低于70mmHg,可出现抑制症状,逐渐发展至意识模糊甚至昏迷。3)血流动力学障碍PCWP≥18mmHg,心脏排血指数(CI)≤36.7ml/s·m(≤2.2L/min·m)。4)代谢性酸中*和低氧血症

2.慢性心力衰竭

(1)左心衰的症状和体征大多数左心衰患者是由于运动耐力下降出现呼吸困难或乏力而就医,这些症状可在休息或运动时出现。同一患者可能存在多种疾病。

呼吸困难是左心衰最主要的症状,可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等多种形式。运动耐力下降、乏力为骨骼肌血供不足的表现。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可出现陈-施呼吸,提示预后不良。查体除原有的心脏病体征外,还可发现左心室增大、脉搏强弱交替,听诊可闻及肺部啰音。

(2)右心衰的症状和体征主要表现为慢性持续性淤血引起的各脏器功能改变,患者可出现腹部或腿部水肿,并以此为首要或惟一症状而就医,运动耐量损害是逐渐发生的,可能未引起患者注意,除非仔细寻问日常生活能力发生的变化。查体除原有的心脏病体征外,还可发现心脏增大、颈静脉充盈、肝大和压痛、发绀、下垂性水肿和胸腹水等。

(3)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舒张性心力衰竭是指在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情况下(LVEF40%~50%),心室松弛性和顺应性减低使心室充盈量减少和充盈压升高,导致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初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运动耐力下降、气促、肺水肿。

心力衰竭的诊断和评估

心力衰竭的诊断和评估依赖于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心脏影像学检查和功能检查。[5]

1、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和胸片判断有无心衰的可能性;

2、通过利钠肽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明确是否存在心衰,诊断标准如下:

3、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以及是否存在并发症及合并症。

全面准确的诊断是心衰患者有效治疗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具有可疑心力衰竭症状或体征的患者的诊断流程如下:

根据疾病的进展状况,将疾病分为四期

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是临床常用的心脏功能评估方法,常用于评价患者的症状随病程或治疗而发生的变化。

心力衰竭的预防:

心力衰竭是进展性的疾病,是各类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期阶段。现在越来越多的指南及共识都提到,对于心力衰竭更重要的是在预防,减缓或阻止心脏疾病的发展进程,从而避免心力衰竭的发生。在《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建议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高危因素进行控制干预、对三高人群进行利钠肽(NT-proBNP或BNP)筛查发现新的心衰及早治疗以及对于无症状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干预,来延缓或预防心衰的发生。希森美康HISCL化学发光平台可检测NT-proBNP项目,快速、准确,为患者评估心脏功能以及早期发现心衰患者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ZhangY,ZhangJ,ButlerJ,etal.ContemporaryEpidemiology,Management,andOut

1
查看完整版本: 寒冬季节,警惕心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