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医生医事作者:戴志悦
那天在酒吧,对阿拉木大叔说,我的《与细胞作战的医生们》,你非要给改成“细胞水平”,一点儿也不文艺,看看同样是外科大夫,人家柯文哲大夫,《生死的智慧》讲的那个文艺。
他说,拉倒吧,那些故事,蒙你们可以,蒙不了我们心外科大夫。
让他“说说呗”,他“不想说”和“懒得说”。我一番煽风点火+死缠烂打,终于把这个闷骚的心外科大夫较真脾气勾了起来——技术控,就是这么任性!
较真之前,特别说明一下,这位新晋台北市市长在TED上的演讲,以一位医生的经历对生与死的感受和感悟,我们完全理解、尊重。我们较真的,仅是医学本身和专业医生的表达方式。如果抛开医学专业本身,仅从一名*客的演讲角度,柯文哲医生《生死的智慧》演讲,图文并茂,画面感极强,表达也极震憾。
但是,是的,但是,我们要较真,正因为事关生与死,我们需要较真。
顺便介绍一下,阿拉木,真名郑*,是一位在临床20多年的优秀心脏外科大夫,医院心外5病房的副主任。他所在的团队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主动脉疾病诊疗中心,团队掌门人是我心目中男神级的大专家孙立忠教授。主动脉外科是心脏外科里难度极别最高的领域,它的发展史是一台一台血流成河的手术史。这个科的大夫一般不说整个疾病的死亡率,只说救一个是一个。所以,生与死,是这个专业大夫的天然标签。
叶克膜(ECMO)、下肢变黑、CPR(心肺复苏)、强心剂,对心脏外科大夫来说是都不陌生。我们较真的是,柯文哲大夫的演讲描述的场景与现实的差距。
接下来,我们跟着阿拉木,不,郑*大夫一起还原这精彩演讲背后的真实医疗场景。
较真一:4小时CPR推针强心剂郑*医生:
4小时CPR,你想像中是不是一直在做胸部按压按压按压,按压了4小时,对吧?实际上,如果真的这样按压4小时做CPR,胸骨早就揉成泥废掉了,人是不可能活的。
真实的医学场景,应该是一路上的确在抢救,时不时需要做CPR的紧急处理。如果这样也算4小时CPR,那我们天天都在CPR,一天24小时都在CPR。
再说说强心剂,推了支!你想像中是一路不间断地打针打针打针,打了支?如果这样,人也是不可能活下来的。实际上,我们现在的抢救,大部分都是用微量泵来泵强心剂,总量可能达到支的量而已。
较真二:心脏化脓,把整个心脏都剪掉了郑*医生:
这个,把心脏剪一剪,你脑子里想像中的场景是什么?心脏化脓了,把心脏打开东剪一块西剪一块,像刮骨疗伤一样把肉都剪没了(边上的“医学小白”米爹说,对对,像削巴西烤肉一样)。
实际上,怎么可能呢,哪个大夫会这么混,专业大夫怎么可能把心脏剪没了。你想干嘛,你打开不能治就想别的办法救人,把人家心脏剪没了干嘛,医生哪会这么说话。
真实的医学场景,应该是打开一看治不了,赶紧关胸,左心右心各装了一个ECMO,医院等着做心脏移植。
较真三:小弟弟,我们要剁掉你的四肢郑*医生:
“剁”这个词,我一看到就来气,医生是不会跟人这么说话的,我们医学用语也绝不用“剁”,你很难想像这是从一个医生嘴里说出来的,医生不是屠夫,为什么要用强烈的、残酷的词去刺激别人?!
医生的思维里绝不会这么残酷地想这件事,更不会用这样刺激的语言去和家属或本人说,我们在临床也会遇到体外循环后下肢变黑需要截肢才能救命的病例,但医生只会客观地告诉家属如何去救这个孩子,有或截肢或保命的矛盾需要家属做一个决策。
医生天职是永不造成伤害,无论是治疗还是语言,我们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为患者提供适合的帮助。
最后再讲讲ECMO郑*医生:
ECMO,用大白话说,就是让心脏歇会,让肺也歇会,暂时代替它们参与人体的工作,等它们恢复了再撤出来。
大面积暴发性心肌炎,心脏不好好跳,人就会有生命危险,需要把心脏里的血引空,让它休息给它用药治疗。就像你跑马拉松,跑不动快累死了,让你睡一觉你就缓过来了。但心脏不能睡觉,一睡人就活不了,除非有机器来代替心脏工作,维持身体其他器官的供血,ECMO就是这个作用。
ECMO和心脏外科手术时用的的体外循环相比,道理相同,只是机器大小不一样罢了。ECMO很小,是一个封闭系统,而体外循环机是一个开放系统。
医院治过很多这样的病人。
大约去年底或今年初就遇上一例,20多岁的年轻的女子,暴发性心肌炎,心脏大面积炎症,送来安贞急诊时人已经快不行了,很快由体外循环科装上ECMO放在心外科的ICU监护室养着。养了大约2周,心肌炎被控制,心脏功能恢复了,人活了,撤了机器,出院回家。
“那时候我们看心脏没有波形,全是直线,心电也是乱的,但病人就是活着,躺了两周,正常出院了,确实挺牛的。”郑*说。
好吧,“这个叶克膜……”
“别说‘叶克膜’,这词儿太土,ECMO。”
这位平时粗线条的外科医生较起真来,让人一脸黑线……
其实,在我们普通人脑子里,对医学常常有很神奇的想像,比如我就总盼着去见证一下惊天动地的手术场景。但当与越来越多的外科大夫成为朋友,我才明白,波澜不惊的手术才是真正的好手术。尤其主动脉专业大夫间流传一句话:手术中,病人一出血,我们就出汗;病人血压一低,我们血压就高。我就再也不期待看到那种惊心动魄了。
很多真实的医疗场景与我们外行人眼里的场景有很大的出入,医生们操作时走钢丝般的生死瞬间,是我们无法看到和感觉到,而我们所能看到的紧张很多时候只是冰山一角。
医学要命,娱乐无罪。
医学是真实的,不是神话,无论是演讲或者电影电视剧创作,都应该给人们一个尽量接近真实的画面感受,而不是用大量误导的语言,让你在文字背后想像出另一个场景。
最后,借用柯文哲医生的那句话:我们唯有面对死亡,才能看清人生到底是什么。
文中图片来自柯文哲大夫的演讲文章
现在参与十大新闻评选,就有机会获得小米手机、智能水杯、电话卡等丰厚礼品哦!赶紧回复关键词“新闻投票”,查看详情吧~
与新媒体小编直接联系请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