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中等强度持续训练(MCT)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例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以1: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HIlT组、MCT组和常规运动(RRE)组,均训练12周,随访至52周。通过超声心动图比较各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从基线到12周、52周的变化,通过心肺运动试验比较峰值摄氧量(VO2peak)、最大摄氧量时呼吸商的变化,医院焦虑和抑郁量表(HADS)、综合情绪量表(GMS)评估生活质量,运动训练的安全性通过严重不良事件(SAE)的比率来评估。结果:基线~12周,HIIT组LVEDD的变化与MCT组LVEDD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IIT组中LVEDD的变化明显大于RRE组(P0.05);HIIT组和MCT组V02peak变化明显大于RRE组(均P0.05);LVEF、最大摄氧量时呼吸商变化在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基线~52周,3组患者LVEDD、LVEF、VO2peak及最大摄氧量时呼吸商变化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基线、12周和52周时,3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估,HADS、GM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随访期间,3组患者之间SAE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IIT和MCT这两种不同的训练方案都能使患者受益,运动训练可改善患者逆转左心室重构,但本研究中HIIT和RRE对于LVEDD的改善作用并没有明显差异。两种运动方案都在VO2peak上获得明显改善,对于CHF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另外,HIIT和MCT的安全性较RRE并没有明显的劣势。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是由于各种病因所致的心肌收缩力减低,导致心输出量减少、组织缺氧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呼吸困难和疲乏。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逐年提升,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心力衰竭的流行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在发达国家7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CHF的发病率达到了10%。目前,全球估计HF患病人数超过万人,每年诊断出,例新病例。现代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治疗方法和护理质量的进步大大改善了心衰患者的预后,年至2年间,CHF的绝对5年生存率增加了9%,但CHF的发生和致死性仍然是医疗保健的重要问题,频繁入院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尽管美国心脏协会已经将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可改变风险因素,但相当大比例的人群的身体活动水平非常低。对急性有氧运动刺激的适当反应需要来自肺、呼吸、骨骼肌和心血管系统的相互配合,而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受损,则会造成由于疲劳和/或呼吸短促而导致的运动不耐受。在过去的10年中,通过几项随机临床试验,确定了心脏运动康复训练对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ewYorkHeartAsociation,NYHA)分级Ⅱ级和Ⅲ级的稳定期CHF患者是有益的。我院康复科观察了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intervaltraining,HIIT)/中等强度持续运动训练(moderate-intensitycontinuoustraining,MCT)和常规锻炼(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