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名医讲堂内一科周洪彬中医ldquo
TUhjnbcbe - 2021/1/31 9:31:00
胸痛病人的急救护理 http://www.yaoshis.com/csxqx/5366.html

本文医学

指导专家

广州中医院医院内一科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全国首批名老中医周炳文学术传承人、广东省基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广州市基层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广州市白云区工匠培育工作室专家周洪彬。

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患者常以气促、双下肢浮肿、疲倦乏力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在治疗慢性心衰方面,周洪彬主任以“运脾转枢”法为指导,从调理脾胃脏腑功能入手,进而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

个案

78岁的初婆婆,因“反复气促30余年,最近再发病且加重一周”就诊。30余年前她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病,反复气促发作,动则加重,长期间有咳嗽、咯血丝痰,畏寒,纳差,肢肿。虽经积极进行抗心衰药物治疗,但不行动时仍有症状,且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在我院住院期间通过配合中医中药治疗,以理脾健中,益气温阳为法,前后共服中药40剂,体力逐渐恢复,虽活动后有气促,但较入院前明显改善,且生活能自理,能稳定步行出院。

名医点评

正是宗崇“善调脾胃者,可安五脏”的论点,凡治内伤杂病,首当固护脾胃,脾胃未伤,诸证无妨,胃气一败,有病难施。在临床中不独脾胃病变经治本脏,而他脏之病往往借调理脾胃,以“运脾转枢”而收奇效。

该病例中患者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中医属“心衰病”范畴,结合患者症状及舌脉,辨证属心阳不振,脾肾亏虚,心脉瘀阻。因脾统四脏,脾胃是机体的枢纽,脾健则四脏皆健,脾衰则四脏亦衰,因此,他脏病变,可从脾治。该患者就诊时一派心阳不振之候,治以益气温阳,理脾健中,活血通脉,选用中药“六君子汤合参附汤”加减,加入丹参、红花、泽泻、大腹皮等活血祛湿药,使脾健运,瘀血通、水饮化而病证愈,从而改善气促、肢肿、纳差、疲乏等症状,提高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运脾转枢”的学术思想及功用

周洪彬本人师从全国首批名老中医周炳文先生,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多年来传承和研究周老的临床经验,对周老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有深刻的把握。周老十分重视后天之本,学术上受张景岳“治五脏以安脾胃”、李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学说影响,他根据脾主升运、属阴土,胃主和降、属阳土,相反相成运动不息的特殊功能,首次提出“治脾胃以安五脏”为核心的“运脾转枢”重要学术思想,即通过重在调而不在补的调理脾胃方法以治诸脏。临床用于治疗慢性心衰,疗效显著。周老认为,慢性心力衰竭病位在心,在中医五行里面,火能生土,心为火脏,脾为土脏,母能令子虚,子能盗母气,健脾能养心,益心能助脾,故“运脾转枢”,心病可从脾治。“运脾转枢”就是根据脾胃以运动不息为正常,雍滞不畅即病象,脾胃贵在流通的论点。在临床上强调凡病不论新久,必先观胃气,尤其疑难杂病,多注重脾胃,每以畅达枢机、鼓舞中州气化为要务。运脾转枢为多向调节、综合治理之法,一法之中,多法存在,凡有助于脾胃运动的治法均属其中,包括寒、温、补、泻。如寒者,温之使运;热者,清之使运;湿困者,燥之使运;食积者,消之使运;胃气上逆者,导气降逆使运;脾气下陷者,益气升阳使运。总之,治法各异,而运脾则一也。

文/广州中医院医院内一科蔡小丽副主任中医师医学硕士、在读博士

●专家简介●

周洪彬

中西医结合医学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广州中医院医院(医院)心病科学科带头人、全国首批名老中医周炳文先生学术传承人(全国名老中医周炳文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广东省基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专家、广州市基层名中医传承工作室专家、广州市白云区工匠培育工作室专家、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急救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副主委、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免疫学会生殖免疫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擅长:内科疾病,尤其是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心肌炎、急性心肌梗塞、心律失常、眩晕等疾病的中西医诊治。

出诊安排

周二、周五上午

地址

门诊楼四楼周洪彬名医工作室

↓↓↓

广州中医院医院怎么去?

长按上面

1
查看完整版本: 名医讲堂内一科周洪彬中医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