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医让你糊涂地活着,西医让你明白地死去
TUhjnbcbe - 2021/1/5 14:39:00

为防走失,请大家点击上方“广开智慧之泉”→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加上星标,就再也不会迷路啦!

01

分享一个关于中西医区别的故事,读完,大家也能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合理的选择中西医!

中医界的朋友说中医是中国的国粹,自古以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贡献;西医说西医比中医科学,哪一个脏器有病,哪一个系统有病,一检查就清清楚楚。

中医界说,我们也有“四诊八纲”和脏腑学说,哪一个脏器、哪一个系统有病,同样都清清楚楚……争得不可开交。

这时,一个医学教育界的朋友插话了。她说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中医让你糊里糊涂地活,西医让你明明白白地死”。

这句话她说得很轻巧,可我听来却振聋发聩!我觉得只有她,才真的说出了中医与西医的区别。

中医,在西医的眼里是不科学的。因为它说不出一个准确的科学依据来。

就像当年美国的尼克松总统访华,周恩来总理让尼克松总统去观看了我国的针刺麻醉术,他亲眼目睹了医生仅用一根银针,针刺了几个穴位就进行了拔牙手术。

当时,这是一个惊动世界的伟大创举,可是一问其原理,却一个个都答不上个所以然来!但针刺能够麻醉,这是事实。

02

这也让我想医院工作时的一些往事。

那时,在农村,只有我是一名医生,就不论是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的病,都得看。

一天上午,一对年轻的夫妇抱来了一个出生只有8天的孩子,说那孩子吃不进东西,吃一口奶就吐一口奶,肚子鼓胀,不排便。

我仔细做了检查,没有发现什么特殊的器质性病变,但孩子的腹部的确是鼓胀的,初步诊断为肠梗阻。

医院的医生们采取了一切措施,希望能够运用西医的保守治疗方法解除孩子的肠梗阻

可是,任我们怎样努力,两天快过去了,还是没有解决问题!唯一的办法只有手术!可孩子的父母说什么也不同意手术,他们说孩子太小了,只出生8天啊。

孩子的父母坚持把孩子抱回去,我只好同意了。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我当时只感到自己太无能。

没有想到的是,一个多月后,在小镇的圩场上,我碰上了那对夫妇!当时,他们的手上就抱着那个孩子!孩子长得很好,正在妈妈的怀里酣睡!

我惊讶不已,他们说,是请了他们那里的一个老郎中扎了针灸,弄了点草药,煎了点水给孩子喝,就好了……

你说那郎中能说出个所以然来吗?肯定不行!

可他就是把西医唯有手术才能解决的问题解决了!他就是能够让病人糊里糊涂地活下来!

而西医呢?就是明白地告诉他们,不手术,只有死路一条。

03

也记得那一次,医院工作时,医院20多里地的大队去做农村妇女的妇科病普查工作,那天在大太阳底下走了20多里山路,可能是中了暑,晚上在合作医疗室里又吐又泻,进而虚脱、休克,把随同去的同事吓得不轻,他们连医院。

医院,同事们立即给我挂上了三根输液管,可我腹痛难忍,西医们诊断我为胆囊炎、盲肠炎,把我拖到手术室去,要为我做剖腹探查手术。

我不愿意做这样的手术。

这时,医院一位老中药师来看我,他说我的舌头的舌苔是黑色的,舌质发红且“芒刺打墩”,说是“热入心包”。

他要我吃几副中药看看,我同意了。

嗨!只服了一次,腹痛就明显减轻,当晚就能够入睡了!第二天就明显好转……

这两次经历,给我的印象是,中医的确能让人糊里糊涂地活了下来。

04

今天,当那从事医学教育的朋友用“中医让你糊里糊涂地活,西医让你明明白白地死”来解释中医和西医的区别时,我只觉得她说的太对了。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当然相信西医的科学性,但是,不能忽视的一点是,应该同时相信中医的科学性。

中医也是一个科学体系!

中医的“四诊八纲”和脏腑学说就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中医的温病学、经络学是世界医学中独一无二的。

我们应该尊重中医,发展中医。

西医固然能把病人的病情搞得明明白白,但他们在治疗方法上,一般只注重这个脏器、这个系统的疾病,而忽视人是一个整体,忽视人的每一个系统、每一个脏器都是互相依存、互为因果、互相关连的。

因此,西医一遇到癌症,就是切除!

一遇到肝硬化、肝腹水、*疸指数过高的病人就是做人工肝或者做肝移植;

一遇到心脏功能不太好的病人就是手术搭桥、置放心脏瓣膜、安人工支架……

这既增加了病人的负担,也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中国有句老话,叫“牵一发而动全身”。何况是一个系统、一个脏器?

如果西医也能像中医一样地讲究一点医疗的整体性,讲究一些保护性医疗,也许,西医就不只是“让人明明白白地死了”。

当然,中医在让人“糊里糊涂地活”的同时,如果也能像西医一样告诉病人病理,弄清原理,让人能够“明明白白地活”,那不是更好吗?

分析的到位~

乌梅方对鸡眼有疗效

乌梅4-6克,食醋20-30毫升。

乌梅放在小玻璃瓶内,加醋浸泡7日。

用时取乌梅外层皮肉,研碎成糊状。用热水清洗患处后,用刀削平表层角化组织,以有血丝渗血为度。视病灶大小,取胶布1块,中间剪1小孔,贴在皮肤上,暴露病变部位,取乌梅肉糊敷在患处,外盖一层胶布封闭。3日换1次。

七厘散可用于外伤出血

朱砂(水飞)3.6克,麝香、梅花、冰片各0.36克,净乳香、红花、没药各4.5克,血竭30克,儿茶7.2克。

将上药捣为末,用瓷瓶贮存,*蜡封口,放置时间越长使用效果越好。

治疗外伤时,先取0.5克,用热酒冲服,再用烧酒调好一些敷在伤处。

月*散可用于牙周炎

老月*10克,雄*5克。

上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

在患处涂抹少许,勿口服。雄*有*,内服宜慎,不可久用,孕妇禁用。

牙周炎患者在生病期间最好不要吃甜食,以免加重病情。

蚯蚓泡洗方对脚气有较好功效

蚯蚓2条,白糖2小匙。

将蚯蚓放清水中浸泡1日,使其吐尽泥土;捞出放在小瓶内,撒上白糖,2日后蚯蚓即化为水状物。

每晚以温水泡脚后擦干,涂抹该液,连涂10次以上。

金钱草玉米须茶对肾结石有辅助治疗作用

玉米须40克,金钱草50克,绿茶5克。

将上述3味药加水至没过药面,煮沸10-15分钟即可(先后煎2次,药汁混合在一起)。也可将上述3味药研制成粗末,置茶壶内浸泡20分钟。

每日1剂,不拘时,频频饮之。

葛根汤可缓解风寒病症

葛根12克,麻*(去节),生姜各9克,桂枝(去皮)、芍药(切)、炙甘草各6克,红枣(擘)12枚。

先煮葛根、麻*、再加入其他药物煎煮。

每日1剂,分3次服用,服后饮热稀粥。

清胃散适用于牙痛

生地*、当归身、牡丹皮、*连(夏天加倍)各6克,升麻9克。

将上药以水煎煮,取药汁。

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小建中汤可治疗虚症

桂枝(去皮)、生姜(切)各9克,炙甘草6克,红枣6枚,芍药18克,饴糖30克。

先煎煮前五味,煎好后,去掉药渣,将饴糖放入药液中,用小火使其溶解。

每日1剂,分3次服用。

当归四逆汤可用于冻疮

当归12克,桂枝、芍药各9克,细辛3克,炙甘草、通草各6克,红枣8枚。

将上药以水煎煮,取药汁。

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四逆散可用于腹痛

枳实、甘草(炙)、柴胡各6-10克,芍药6-30克。

将上药以水煎煮,取药汁。

每日1剂,分3次温服。

朱砂安神丸可治疗失眠

朱砂15克,甘草16克,*连(去须净,酒洗)18克,当归7克,生地*5克。

先将朱砂粉碎成极细粉;然后将其余4味研成细末,过筛;与朱砂一起调和均匀,炼蜜为丸即可。

每次6-9克,睡前用温开水送下。

泻心汤适用于出血症

大*10克,*连、*芩各5克。

将上药以水煎煮,取药汁。

顿服。

真武汤适用于阳虚水泛症

茯苓、生姜、芍药各9克,白术6克,炮附子9克(先煎、久煎)。

先煎附子再入余药,用水煎煮取汁。

每日1次,分2-3次温服。

本方中的茯苓,既可以用白茯苓也可以用赤茯苓。

白虎汤可缓解发热症状

知母18克,石膏(打碎、先煎)50克,炙甘草6克,粳米9克。

将上药以水煎煮,取药汁,加入粳米煮熟透即可。

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基本常识

中医认为:

一、麻: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

二、木:麻得厉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气都过不来了。

三、酸:表明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不足。

四、胀:表明气很足,此类人是爱生气的体质,若体内的气出不去就估胀。

五、痛:单纯性的痛则是因为有血淤

六、痒:表明气和血正在过来,伤口愈合的时候都会发痒。但这与全身发痒不同。

10大重要穴位的功能1足三里

功能:

一是扶正培元,强脾健胃;

二是促进新陈代谢,强壮肌体;

三是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强免疫能力。

叩拔足三里,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的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尤其对消化系统的疾病、功效更为明显。

主治:

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痉挛、消化不良、肝炎;神经衰弱、癫痫、失眠、头痛、贫血、偏瘫、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遗尿症;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月经过多;伤风感冒;膝关节炎、下肢关节炎等疾病。

2关元穴

功能:

一是培根固元。

二是培肾壮阳,补肾壮阳,调经固冲,清热利湿,此穴有培肾固本,调气回阳,主生殖,主元气之功效。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

三是补虚固本。此穴能增强生殖系统功能,提高免疫能力,防止衰老,主治诸虚百损,壮一身之气。

主治:

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宫颈糜烂、子宫脱垂、盆腔炎、不孕症、遗尿、尿闭、尿失禁、膀胱炎、肾炎、尿道炎、阴湿疹;痢疾、疝气、脱肛、高血压、糖尿病;健忘、神经衰弱;虚脱、身体虚弱。

3中脘穴

功能:

一是能调脾胃;

二是能降逆化滞。此穴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纳谷化湿,降逆止呕之功效。

主治:

胃痉挛、胃溃疡、胃下垂、胃胀满、消化不良、呕吐、口臭、肠炎、十二指肠溃疡、痢疾、阑尾炎、便秘、肝炎、胆囊炎、*疸、高血压、心绞痛、中暑、癫痫、癔病、神经衰弱、失眠、咳嗽、哮喘、吐血、子宫脱垂、月经不调。最主要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更是治疗各种胃病的重要穴位之一。

4内关穴

功能:

一是能理气活血;

二是能安神定志

主治:

心绞痛、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缓、心律不齐;休克、昏迷、晕厥、晕车、失眠、癔病、癫痫、精神病;胃病、胃痉挛、呕吐、呃逆;膈肌痉挛、妊娠恶阻、低血压、无脉症等。对各种心脏病、各种精神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疗效较好。

5合谷穴

功能:

一是能清热解表;

二是能疏筋散风,通降肠胃。其中最主要的功用是清热镇痛。

主治:

感冒、咳嗽、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癫痫、精神分裂症;肠炎、痢疾、痔疮、小儿脱肛、牙痛、鼻炎、鼻出血;扁桃腺炎、结膜炎、耳聋、急性肩风湿、五指痉挛、难产、麻疹、多汗、失语症等。尤其对感冒后引起的头痛治疗效果更佳。

6涌泉穴

功能:

一是清脑醒神,

二是安神定志,

三是清热散风。

对此穴位经常拔罐,可以导引肾经虚火及上焦浊气下行,并有疏肝明目、清喉定心之功效。可以降血压,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防止老年性手足麻木及浮肿的作用。

主治:

休克、昏迷、眩晕、中暑、健忘、头痛、三叉神经痛;癫痫、癔病、精神病、小儿惊风;脑出血、功能性瘫痪、功能性失语、面部痉挛、高血压、心绞痛、心肌炎、扁桃腺炎、咽炎、咳嗽、鼻衄、*疸、胃痛、水肿、阳痿、腰痛、膝关节痛、胸痛、视力减退、麻疹、疝气等。

7阳陵泉

功能:

一是通筋活络;

二是疏经利节;

三是清热利胆。

主治:

下肢及腰背部疾病,如膝关节炎、踝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腓神经麻痹、脉管炎、类风湿、腰痛等病。也是治疗肝胆疾病的要穴,对肝炎、胆囊炎、*胆的治理作用也较好。同时还对高血压、癫痫、遗尿、脚气等病有治疗作用。

8风池穴

功能:

一是清心明目;

二是清热散风;

三是通窍活络。

主治:

脑血栓、脑震荡、脑膜炎、健忘、癫痫、精神病、偏正头痛,失眠、眩晕、甲状腺机能亢进,落枕、青光眼、夜盲症、视神经炎、视网膜炎、鼻炎、咽炎、高血压、耳鸣、疟疾、耳聋等。

9殷门穴

功能:

一是通经活络;

二是疏通筋脉。

主治:

腰痛、坐骨神经痛、腰间盘突出,下肢肌肉风湿症,瘫痪。

10命门穴

功能:

一是补肾调经;

二是理肠固脱。

主治:

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遗尿、腰痛、头痛、耳鸣、痔疮、便秘。

《养生歌》

健康是无形资产,养生是银行存款;

疾病是恶性透支,大病是倾家荡产;

别的全都是假的,只有健康是真的;

莫等病了找医生,没病就要做养生;

宁可站着去保健,绝不躺着吃药片;

不养生就养医生,医院;

健康永远是无价,坚持养生和保健。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让你糊涂地活着,西医让你明白地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