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网文刷爆朋友圈,作者用2万多字描述岳父近一个月的看病日记,从流感到肺炎,从门诊到ICU,最终不幸去世...
在短短29天里,先是不当回事以为只是小感冒,医院,家人为紧张的床位找关系费劲心思;
结果病人病情急转直下,不得不忍受各种生不如死的痛苦,满身插满管子,最后抢救无效,尸体上的创口被草草用纱布填充,但仍在汩汩流血,甚至染红寿衣,而医院外包太平间,家属选择亲抬棺材的经历...
(戳图可看全文↑↑↑)
足足将近一个小时才能看完,但字字惊心!这是一个普通中国中年人的经历,也是数十亿中国人也许人人无法逃脱的命运。
该文引发了众网友对医疗制度、保险、中年人生的感慨,真的有苦一言难尽!也切身体验了什么叫做“生不起病”,“活着赶紧花,别给ICU。这里一天就是你一年紧巴巴过日子的全部开销,”作者这样呼吁。
对疾病认识的不全面,对就医过程的不熟悉,以及医疗体制改革的不彻底。在不同层面戳到了不同人的“痛点”,引起了“共情”,成为文章广为传阅的心理基础。
也更提醒我们:不要以为感冒、流感这种常见病是小病,自己挺一挺就过去了。
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有信心是好的心态,但是毕竟不是医生,容易出现对病情的误判。很多病症发病快,一旦耽误几十小时的*金时间,就有丧命的危险,难以预料。
不过,人吃五谷杂粮,因为各种因素,生病无法避免。在荷兰生了病,也会面临同样的医疗制度问题吗?没关系就抢不上床位、转诊耽误治疗、几十天就花了半辈子的储蓄?我们一起来看看......
流感有致死风险!
流感是流感病*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其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一般情况下,流感具有自限性,1-2周时间会自愈。
流感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网络图
上海交通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吴蔚表示,戴口罩、勤洗手、注射疫苗等都是有效防护措施。为啥流感会死人?普通人感染流感并没那么可怕,但老人、孩子、孕妇、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要当心。流感引起并发症后可能导致死亡,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病*性肺炎、心肌炎等。
“近年报道的H1N1,H5N1及H7N9都是甲型流感病*中的亚型。病*变异后出现新亚型,因对新亚型缺乏免疫力,故造成流行。”
吴蔚提到,一旦病*进入肺部,大部分肺组织受损时会出现呼吸困难或气急,最后会导致急性呼吸衰竭,人体因缺氧死亡。
流感跟老百姓印象中的普通感冒大不相同!资料图
如果出现结膜充血、流泪、鼻塞、咽痛、咳嗽等局部症状和畏寒、发热、四肢无力、头昏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就诊。高热持续3天必须就诊。吴蔚强调:
“一定要注意自己有无呼吸困难或气急,就是呼吸频率加快、胸闷的感觉。特别要注意上楼快走时有无气短,这点对判断是否有肺部损害很重要。”
如何及时治疗?
作者不止一次提到岳父感染了“未知病*”,也引起了网友的恐慌。作为公号文,其记录的遭遇并没有得到权威信源的印证,事件以及文中诸多细节的真实性,还无法确信。
不过,针对描述,国内的多名医生发文指出,该患者最大的可能就是因流感引起病*性肺炎及严重并发症致死。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陈澍介绍:
“如果是重症流感,首先是原发病治疗,主要是抗病*治疗;
其次是支持治疗,包括呼吸支持和其他脏器的支持治疗;
最后是并发症与合并症的治疗。”
流感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
特殊人群感染流感,病程进展会比较快,早期就要明确感染类型,及时介入治疗,可避免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目前,对于甲型流感病*肺炎患者的呼吸支持,除了传统治疗方法外,已经有了很多新型的呼吸支持技术,包括《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一文中提到的人工肺(ECMO)。
人工肺(ECMO)相当于是一个临时性的人造肺。来源:上观新闻
人工肺(ECMO)是指体外膜氧合,是一种接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身上的一种替代一部分肺功能的机械系统,相当于是一个临时性的人造肺,它会将导管插在血管中,由机械泵把血液导出,由机器在体外代替肺的功能,将氧气交换到血液中,然后再输回人体。国内报道的这种治疗措施多用在婴儿身上,如今在心脏和呼吸系统衰竭的患者中也比较常见。
看病你会吗?
“尽管网上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但我作为医生还是挺难受的。医生明明很努力在看病了,为啥我们的患者看病仍如此痛苦?”陈澍分析认为,患者本人及家属对疾病知识了解尚不全面,重视程度不够,这一点也是如今很多患者普遍存在的问题。
搞不清楚流感和感冒的区别,错把流感当成感冒导致延误治疗的例子比比皆是。
“患者毕竟只是普通人,不是专业医学工作者,不可能完全掌握医疗知识,但平时还是要掌握一些基础的疾病知识,学会分辨哪医院。”
疾病的进展让患者束手无策,医院,也在一定程度上耽误治疗。陈澍感慨,很多患者不会看病,反映在两方面:
一是病急乱投医,二是医院跑,医院人满为患,医疗资源被过度占用,医生超负荷工作,而真正有需要的患者却只能等待甚至被拒之门外。
“重症病人应该得到及时抢救,这件事也折射出现阶段医疗体制的伤痛之处。”
陈澍的话得到很多医生患者的共鸣。近年来,我国各地加大了推行分级诊疗的力度,并通过医联体的建设,让重症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抢救。这方面,上海的做法成效颇显。
如何尽可能避免文中出现的情况?陈澍认为,一方面,要教会老百姓会看病,医院,医院;另一方面,医改之路还很长,如何合理分配医疗资源、进一步推行分级诊疗,仍是各地卫生行*部门的重要课题。
在荷兰看病?
说到中国医疗体制改革道路仍然漫长,不少生活在荷兰的读者们可能会对荷兰的体制多加赞扬。在中国,区分进口医药和国内医药,即使有医保,也不是所有医疗花费都能报销,数学不好都算不清楚。
而在荷兰,大部分情况下,只要超过自担风险€(年,这个数额每年都在变化)以上的数额,不管你是做手术还是什么,只要在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的范围内的消费,全都报销。
荷兰医疗系统的基石是医疗保险和家庭医生。每个国民都有购买基础医疗保险的义务,可以选择不同的医疗保险公司。
荷兰*府专门有补偿低收入者购买医疗保险的津贴。所以福利是很好的。而荷兰的家庭医生的分布密度也很高,荷兰*府规定每人去诊所都不应该超过15分钟车程。
而且荷兰对于重症病人或癌症病人,不会不经过病人本人同意,像那篇文章中描述的一样,只让家属来决定,是否要上一系列为了保命的抢救措施和器械。
在荷兰,安乐死也是合法的。而且必须是病人主动提出实施安乐死,医院会综合考虑医生和病人本人意见并商议最终决定。家属和朋友的意见在这时是不作数的。
当然,荷兰医疗系统也有其问题,也备受争议:
1.医生短缺,床位紧张
别以为只有中国人多,医院里全是睡在走廊里的患者,想加床位都加不进来。医院里,也出现了医疗人员短缺,床位不够的现象。
医院
不少陪护的家属睡在病房楼前的空地上
荷兰的医生也出现紧缺现象,导致病人等待时间长,床位紧张导致轻易不接受病人,接受了之后可能也会很快请你出院。
2.等待时间过长,转诊浪费时间
在荷兰看病首先要通过家庭医生,除了医生固定就诊时间以外,都需要预约。如果TA觉得病情严重,医院,而有了转诊信,医院才会接收病人。
医院设有急诊,但是如果你自己觉得神经紧张,医院去看,他们认为你不算严重,还是会把你赶回去看家庭医生。
这一来一回,还要预约的,保不准要花多少天。说不定病真的自己就好了,这边还没约上医生。小事就算了,要是真有大毛病,这种拖法,真挺不靠谱的。
就拿这种感冒的病症为例,如果打电话给家庭医生,他会问症状大概持续多久了,如果才几天的话,就会奉劝你多喝水、多休息,再观察几天。不像中国,尤其是小孩,医院,直接就打上抗生素了,其实对免疫系统一点好处没有。
3.赶你出院,还没完全恢复
在中国一生病,连小医院,确保你生龙活虎了再出去;
小侨同事感慨,在荷兰,见过做髋骨手术的80多岁的老人,这么大的手术,还涉及术后恢复问题,几天就让他出院了,结果年纪大了没有挺过去,去世了。再加上他自己签了不抢救的同意书,所以医生没有采取抢救措施。
因为生病住院都是医保之内,自己不花一分钱。但保险公司不乐意啊!有时开玩笑说道,一般确保你生命安全,管你疼不疼...
很多女性都爱聊的是在国外生孩子和在国内生孩子的区别,同样是做了剖腹产手术,国内怎么也得住个一周吧,毕竟女人生孩子是个大事,要从*门关走一趟。结果到了国外,三四天直接出院!
歪果生物果然不一样....也难怪比爱保养的中国人老得快~
看看这生完几个小时,肚子还没下去,就抱着孩子光腿回家的英国王妃:
这些都是玩笑话了
但小侨还想唠叨一句:
平时好好吃饭,强身健体
生了病别大大咧咧不上心
比起加班升职加薪
健康才是头等大事
提前预防比生病了用最好的药
住最豪华的病房、请最好的护工
要有用多了!
关于荷兰医疗系统,
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是吐槽多过赞?
还是觉得庆幸自己
欢迎留言并参与投票哦~
更多阅读:
荷兰流感疫情持续扩散,病*原来都在家藏着呢
“超级细菌”吃掉肺!女大学生抢救了21天,滥用抗生素的下场
来源:新民晚报及网络
华侨新天地综合整理编辑。
华侨新天地《华侨新天地》是荷兰发行量最大、历史最久的华文报纸。华侨新天地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