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12月19日讯(通讯员阎昱升)冬季是流感病毒高发季节,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时期,我们该如何有效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呢?
呼吸疾病专家如是说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的潜伏期大约1~3天,起病大多急骤,全身症状较重,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咽干咽痛、全身酸痛、软弱无力。流感常见的并发症有肺炎、病毒性心肌炎和神经系统感染,是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如不及时治疗,流感亦可致命。
新冠病毒感染的症状主要为咳嗽、发热,部分和流感的症状有重叠,因此容易混淆。
流感来袭,怎样预防?
流感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病毒存在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的口鼻腔分泌物中,通过咳嗽、喷嚏,随飞沫散布,借空气传播,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用物间接传播。
1.流感流行期间,易感者应尽量减少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到医院看病或接触患者一定要戴口罩。
2.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多饮水,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
3.要根据气温适当增减衣物;注意室内通风,增加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增加身体抵抗力。
4.流感可以通过接种流感疫苗来预防,但流感疫苗对普通感冒没有预防作用。由于流感病毒不断发生小的变异,容易产生新的病毒株,而且在接种疫苗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下降,所以每年都需要接种当年度的流感疫苗,才能有效发挥疫苗的保护作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措施
1.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尤其是到新冠疫情中、高风险的地区。
2.可以通过戴口罩来预防飞沫传播,可以通过勤洗手来防止接触传播。
3.做好居家防护措施,如外出回家后将外套挂在通风处,可以用75%的酒精喷洒手机、钥匙等挂件,可以用含氯消毒液拖地,擦拭门把手、物体表面等。
4.应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抵抗病毒的侵袭。
如有咳嗽、发热等症状,应尽早到附近的发热门诊就诊,接受核酸检测及专业的诊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