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
柯桥日报
本报记者陈丹梅
“跑勿来哉,跑勿来哉!”前天上午,在绍兴国际马拉松赛道上,一位身穿白大褂、戴着眼镜的医生极力阻拦一位正在跑步的男选手,劝他不要继续参赛。因为这位男运动员刚刚做了两次心肺复苏,他还想坚持跑下去,医生为他的身体安全考虑,竭力阻止他继续参赛。大家为这位医生的正能量举动点赞的同时,想知道这位“拼命三郎”,如果继续跑下去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哪类人不宜跑马拉松。“倔强哥”:两次晕倒心肺复苏救回后再跑根据记者了解和当时的视频显示,当天上午8点多,这位选手在中兴路与人民路口的地方晕倒,倒地位置距离医护点很近,急救医生大概十几秒钟就到位了,经过紧急处理,他很快被叫醒,就在医生还在评估他的心脏病风险、是否需要后续治疗时,这位跑者一转身就钻入参赛的大部队。
大概跑了没到50米,这位跑者又晕倒了,肢体抽搐。急救人员为他做了心肺复苏后,他的自主意识才渐渐恢复,能够摇头。
让人吃惊的是,晕倒了两次,这位跑者还是“倔强”地要再次出发,幸好被周围的医生和安保人员及时拦住,“跑勿来哉,跑勿来哉!”医院急救医生赵建峰和安保人员一起极力阻止他,医院进一步观察和治疗。“网红医生”赵建锋:如果不停下来有可能会猝死随着视频的发酵,阻止选手继续跑步的绍兴二院医生赵建峰成为“网红医生”。他回想当时的场景后,还是有点激动,“要是拦不住,可能会猝死的”。他说,当时现场第一次发现该运动员晕倒只是短暂的心率失常,大概失去意识5秒钟,通过急救就恢复了;而第二次晕倒是颈动脉搏动微弱,心脏短暂停搏。赵医生对他进行了心肺复苏的抢救,5分钟后,这位运动员终于恢复了呼吸和心跳。
“我问过他既往病史,他说刚体检过,身体健康着呢,但现场的剧烈运动引发了房颤。”赵建峰说,很多时候基础身体检查发现不了,但剧烈运动会引发突发性的房颤。据了解,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发作时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可随着血液至全身各处,导致脑栓塞(脑卒中)、肢体动脉栓塞(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甚至引发猝死。
什么样的人不适合跑马拉松
跑马拉松已成为一种时尚运动,很多人看着周边的朋友、同学都去跑马了,也想凑个热闹,想来年也去跑个半程马拉松甚至全程马拉松。但从医学角度来说,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跑马拉松的。医院心胸外科副主任崔勇医师在接受都市快报记者采访时说,跑马拉松大家最好不要有从众心理,毕竟马拉松是一项专业运动,需要好的身体素质和循序渐进的锻炼。他告诫以下人群不适合跑马拉松:有“三高”、肥胖、糖尿病,抽烟喝酒、工作不规律、经常熬夜,这些容易得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建议不要贸然去跑马拉松。如果非要跑,跑之前最少要经过3个月到半年的调理,摆脱以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通过药物治疗,控制好各项指标,才可以去尝试。值得注意的是,所有人跑马拉松之前都应该体检,有些人即使平时不生病,看上去很健康,但可能有隐匿性的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塞等,马拉松比赛时心脏骤停这样的运动性猝死,几乎都是在隐匿的心血管疾病基础上进行剧烈运动诱发的。因此在跑之前需要排查心血管疾病。就算不是为了马拉松,日常也应该注意。跑的时候不舒服就是身体发出求救的信号“跑马拉松是一项专业运动,一定要记住‘量力而行、因人而异’8个字。”医院骨科医生赵建峰说,马拉松越跑到后面,心脏越超负荷,尤其是最后10公里、5公里至终点处,由于血都用来供应四肢了,人体会出现冠脉缺血、心肌缺血等情况,这时候极易发生意外。“每个人体质不一样,有些人有基础疾病的,尤其要重点注意,要专业咨询过医生,适不适合长跑;还有一些虽然没基础疾病的,但也要注意,在长跑过程中如果感觉不舒服,马上停下来。”赵医生说,身体状况每时每刻都在变化,虽然很多跑友也有类似各种电子产品运动数据做参考,但首要注意的还是当场的感受,不舒服就是身体发出发病的预警。
除了因人而异外,赵建峰还建议量力而行。“能不坚持,就不要坚持”,跑马拉松时身体感觉不适,千万不要硬撑。硬撑最严重的结果,可能就是猝死,这是防不胜防的。前几年,国内马拉松赛事常听闻有选手出现猝死,不过,这两年,这样的情况少了。这是因为,一是现在赛前对选手的体检监测严格了;二是大家心里对自己能不能跑也有了点数,不行的可以选择5公里、10公里的迷你马拉松,量力而行最重要。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感冒或拉肚子的病人,也不适合跑马拉松。像病毒性感冒,会诱发心衰和心肌炎,特别是暴发型病毒性心肌炎会有突然死亡的可能。感冒如果长达两周没好,还伴有咳嗽、胸闷、心慌、憋气,就要引起重视,及时就诊避免诱发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