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也就是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其实和人体健康、寿命息息相关。
最近遇到有患者说,自己不管是休息还是走路,都能听到自己“砰砰砰”的心跳声,很担心是心脏出现问题,在家测心率90次/分左右,医院就诊。所幸,查了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医生告诉他没有太大问题,心率也在正常范围。
心率快,减寿?这位患者对自己心率管理的重视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我们都知道,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
它是一个不眠不休,充满能量的“泵”,将全身所需要的血液和氧气通过一次次的心肌收缩,运送到动脉,再到全身各个脏器器官,保证全身机能的正常运转。所以,我们的血液泵,每一次的跳动,都是生命的旋律。
如果静息心率增高(静息心率,又称为安静心率,是指在清醒、不活动的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也就是安静休息状态下,如果自测心率大于80次/分,可能是减寿的原因之一。
一项著名研究提示了心率和寿命的关系,温启邦教授曾研究万份健康人群的体检资料,发现——
正常人心跳超过70次就属于比较快的,在此基础上每多一次,寿命会减少4个月。
心跳次数在70~89之间的人群预期寿命缩短.5年。
在90~99次之间的人群,可能缩短8年。
超过次的人,甚至会缩短1年寿命。
心脏有的规律和节律跳动,才能保证人体这台精密的机器正常有序的运转,保障每天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如果心跳过快>次/分,或者过慢<60次/分,或者出现节律改变——就是心率失常,都会影响心脏这台发动机的工作效率。
心率多少算健康?那么究竟多少次才是健康的心跳范围呢?
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心跳处于每分钟50~80次范围内最健康。
每分钟心跳超过80次的人比前者更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心功能不全等),心动过速可能导致心脏运转的负担更大,如同心脏这部“发动机”在超负荷情况下运转,零部件会磨损得更快,甚至造成不可逆的改变。
因此,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