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悠长假期”
大家过得如何?
家里呆着五脊六兽,
朋友圈里一个个
都变成了厨艺高手。
网上看到有一些新闻提出
新冠感染最初有消化道症状
那么,
有腹泻症状是不是被感染了呢?
还是仅仅是急性胃肠炎
或者肠胃感冒呢?
中国医大一院
消化内科副主任
李异玲教授和您说说。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刚刚新鲜出炉,指南中并未提出消化道传播是新型冠状病*肺炎的传播途径。但是对新型冠状病*肺炎的临床表现,此版诊疗方案中指出: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病例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
医院的消化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也发现了一些新冠肺炎的病例无呼吸道症状,而是以腹泻为首发症状,这部分病例尤其要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近日,钟南山、李兰娟院士团队分别从新冠肺炎患者的粪便样本中分离出新型冠状病*的核酸成分,这一发现证实了粪便中的确存在活病*,尽管这并不意味着新型冠状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发生变化,其在疾病传播中的作用和意义有待于需进一步研究,但我们仍然需要警惕新型冠状病*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可能性。
那么,在临床工作中如何简单区分是新型冠状病*感染所致的消化道症状还是急性胃肠炎或者胃肠型感冒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鉴别新型冠状病*感染的消化道症状,流行病学史十分关键,如有以下情况需高度怀疑存在新型冠状病*肺炎的可能:
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有其他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感染者有接触史;
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聚集性发病。
其次,同时出现包括发热、干咳、呼吸困难、鼻塞、流涕等症状,或者当时症状不明显,随后再出现这些症状,也需高度怀疑存在新型冠状病*肺炎的可能。
另外,新冠病*肺炎多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那么,
急性肠胃炎、胃肠型感冒和
新冠病*感染的消化道症状
有何区别呢?
不同于新型冠状病*感染的消化道症状,急性胃肠炎患者于发病前1-2天内常有进食“不干净”食物(如不太新鲜的食物、未煮熟的肉,特别是家禽、蛋、贝壳类食物等)或暴饮暴食的情况,患者的呕吐、腹泻症状常较明显,呕吐物中可有未消化的食物,大便多呈水样;采取多喝水、多休息、清淡饮食等措施后,部分患者的症状可以缓解,如果症状较重,可以静脉补液,口服蒙脱石散和益生菌等,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血常规化验一般淋巴细胞比例和计数都不低,有的病人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可以加用抗生素。
对于胃肠型感冒,主要是以儿童发病为主,也是以呼吸道传播为主,是病*感染引起的以胃肠道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特殊的感冒,同时伴有细菌性混合感染,胃肠型感冒的发病诱因主要是来自外部刺激等因素,天气冷暖变化时发生较多,再加上生活习惯不正常,不良饮食等,它的发病症状主要是胃胀、腹痛、呕吐、腹泻,一天排便多次,身体感觉乏力,严重时会导致肌体脱水、体内电解质紊乱,甚至合并病*性心肌炎等。治疗上需要综合治疗、抗感染治疗、抗病*治疗及对症补液支持治疗,同时应注意休息,一方面患者要多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增强机体抵抗力;另一方面,还要让胃肠充分休息,清淡软食,少量多餐。
作为普通百姓,恐怕无法像专业医生一样较好地区分自己存在的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是新型冠状病*感染所致,还是急性胃肠炎或者胃肠型感冒。如出现以上症状,要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专业指导是最佳选择。但特殊时期,医院既有感染新型冠状病*肺炎的风险,也不符合疫情期间“尽量减少外出”的总体要求,医生建议可以先选择网络咨询的方式(医院),也可在家人的陪同下,医院就诊,这样既能降低新冠病*感染的风险,避免交叉感染,又可以减轻医疗资源的压力。
那么,
日常生活中
我们该如何预防
新冠肺炎的消化道传播呢?
医院就诊
如何做好防护呢?
为了预防新冠肺炎的消化道传播,我们应该做的应对措施就是便后一定要及时冲洗马桶,一定要及时洗手,而且要采取正确的洗手方式,简单说就是要做到:
冲水再用除菌皂,
手心手背要搓洗,
揉搓指缝不能少,
时间大于30秒,
泡沫冲洗要干净,
双手擦干要做到。
医院就诊时也一定要做好相关防护。全程戴口罩,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出租车等;尽量减少接触交通工具、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接触后要及时洗手;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要避免触碰眼睛、鼻子和嘴巴;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手肘或衣服遮住口鼻,而不要用手去遮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