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手足口病的高发季又来了,帮孩子预防其实比
TUhjnbcbe - 2022/12/26 21:26:00

手足口病的高发时期主要发生于1~7岁的小儿,尤其5岁以下,4~7月或夏秋季为发病的高峰期,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发热,是众多疾病的先兆。当宝宝低热,手上还出现了小疹子,这时候当妈妈的首先要考虑一下手足口病。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感染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手足口病的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每年春季开始多发,5月份至8月份为发病高峰,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

手足口病的症状为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会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3个信号可以诊断为手足口病

低热:约半数以上患儿出现低热。

皮疹:皮疹在发病当天或第3天即出现,先是玫瑰色红斑或斑丘疹,1天后即有部分皮疹形成水疱,主要见于手、足心和口腔,婴幼儿或皮疹多者,有时膝、肘部也可见到。可2~4天后吸收干燥,成深褐色结痂,脱痂后不留瘢痕。

拒绝进食,流口水:由于宝宝的口腔两颊黏膜、唇内、舌边、软腭也散在有疱疹,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患儿吃东西倍感疼痛,便会出现拒食等现象。

如何居家护理手足口病的宝宝:

1.宝宝病情较轻时,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2.宝宝一周内应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家长不能因宝宝症状轻而送幼儿园。尽量让患儿待在家里,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或与健康儿童密切接触;直到热度、皮疹消退,一般需隔离2周。

3.宝宝可能因为发热、口腔疱疹,不愿进食,所以饮食要清淡、可口、易消化,口腔有糜烂时吃一些常温的流质食物。禁食过烫、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每次餐后用温水漱口,口腔有糜烂时可涂鱼肝油,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

4.宝宝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宽大、柔软,经常更换;剪短宝宝指甲;臀部有皮疹的婴儿,随时清理患儿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皮肤破损的局部可涂擦抗菌素软膏。

5.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等度热,可让宝宝多饮水,无需特殊处理,如体温超过38.5℃,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热剂。

6.出现恶心、呕吐、烦躁、发热、精神状态改变、嗜睡、厌食等情况时,医院治疗。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饭前便后、外出归来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给宝宝洗手,不要让宝宝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2.家长接触宝宝前或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垃圾污物。

3.宝宝的奶瓶、奶嘴以及其他餐具使用前后均应及时清洗干净,以避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4.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宝宝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不畅的公共场所。

手足口病QA

皮疹越多病情越重吗?

皮疹的多少并不能代表病情的轻重,相反,临床上遇见的重症患儿往往是皮疹很少或皮疹不典型。所以,不管皮疹多少,都应重点观察孩子有没有高热不退、精神差等提示重症的征象。

与手足口病患儿有接触的孩子,如何确定是否感染手足口病?

与患儿有接触史者,应密切注意其体温,以及口腔、手、足、臀部有无皮疹出现,如果5天后仍无发热、无皮疹出现则未感染手足口病。

孩子治愈后还会再次得手足口病吗?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有20多种,孩子曾经感染过一次手足口病,只能获得对某一型别病*的免疫力,对其他型别病*再感染并没有交叉免疫,所以仍有可能因感染其他型别病*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1
查看完整版本: 手足口病的高发季又来了,帮孩子预防其实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