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施甸县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宣传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好得了吗 http://m.39.net/disease/a_5602607.html

春季传染病预防宣传

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但春天气候干燥多变,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因此必须引起全体家长和老师们的重视,下面是几种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常识:

一、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水痘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其中以冬春季为多。水痘传染性极强,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染,亦可因接触水痘病*污染的衣服、玩具、用具等而得病。患者以婴幼儿多见,托儿所、幼儿园、小学等容易发生局部暴发流行。

水痘的平均潜伏期14—21天,多为15一17天。易感者接触病人后约90%会发病,起初症状较轻,可出现微热,全身不适。发热的同时或1—2日后,躯干皮肤、粘膜分批出现和迅速发展为斑疹、丘疹、疱疹与结痂。水痘病*可波及多脏器,还可并发皮肤感染、肺炎、脑炎等。本病一般预后良好,极少数人出现严重并发症。部分病人恢复后体内可潜伏病*,成年后某些诱因可引起复发成为带状疱疹。

二、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甲、乙、丙三型流感病*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流感的潜伏期为1—4天,平均为2天。成人流感发病前一天和发病后一周左右都可以传染,儿童流感传染性更强,最长发病后10天仍有传染性。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浑身酸痛无力,怕冷,多伴有呼吸系统的症状,比如流鼻涕和干咳。

流感也可能引起腹泻和呕吐。流感还能加重潜在的疾病(如心肺疾患)或者引起继发细菌性肺炎或原发流感病*性肺炎,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种慢性病或者体质虚弱者患流感后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

流感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自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3天内传染性最强,轻型患者在传播上有重要意义,隐性感染者排病*的数量较少而时间短,故传染意义不大。

流感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接触传播。流感病*存在于患者或隐性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通过说话、咳嗽和打喷嚏等方式喷出飞沫,散布在空气中,被易感人群吸入到呼吸道里,则侵入其上皮细胞中,使其坏死、脱落,引发本病。另外流感还可以通过被病*污染的手帕或衣物等传播。

流感并发症有肺炎、支气管炎、心肌炎、心包炎,老年人等高危人群可因流感引起严重并发症而入院,甚至死亡。

流感和感冒的区别:

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属于一种上呼吸道感染,由各种病*引起,包括鼻病*、呼吸道合胞病*等。而流感则是流感病*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从典型症状看,流感起病急,伴发热(多以高热为主,常达39℃)、头痛、全身酸痛、疲乏等症状,全身中*症状显著,也可伴发咳嗽、流涕及咽痛等呼吸道症状。流感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传播,传染性强,一旦有病例出现,常迅速传播。普通感冒的症状没有流感严重,但比较多样化,以呼吸道卡他症状为主,如喷嚏、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一般患者少有高热,全身症状不显著。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与流感的区别: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一般只发生在禽类动物中的流感病*偶然感染了人类而引起的疾病,而流感是人类中常见的流感病*引起的疾病。由于同属一大类病*,因此所引发的临床表现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人流感病*长期存在人间,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接触传播。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主要通过人与禽类动物及其排泄物接触而感染。从流行特征上,人流感的流行相对较快,通常从大城市开始流行,在人员密集的地区易造成大流行。从临床表现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上呼吸道症状比流感轻,但下呼吸道较早、较严重,病死率也较高。

三、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为腮腺炎病*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腮腺肿胀带有疼痛感为其特征,多数患者有发烧和轻度全身不适感。少数病人脑膜、肝、心、胰腺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流行性腮腺炎潜伏期一般平均为18天,多数患者先发现耳下部腮腺肿大,也有的患者先出现发烧、身体不适、食欲不振,数小时或2天后发现腮腺肿大,2~3天达高峰,肿胀部位有疼痛,咀嚼时更明显,颊内腮腺管口可见红肿,肿胀可持续4~5天,以后逐渐减退,整个病程约7~12天。

四、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小儿手、足、口腔以及臀部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手足口病发病前一般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患儿突然起病,发热通常在38℃左右,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在患儿手、足、口腔粘膜以及臀部出现皮疹,皮疹通常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由于口腔溃疡会伴有疼痛,患儿往往会流涎、拒食,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内自行消退,同时体温也会下降。多数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极少数患儿患手足口病后会伴有较为严重的合并症,如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弛缓性麻痹、心肌炎等,这类患儿大多持续高热,病情发展迅速,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多在发病后3—5天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严重并发症,并可引起死亡。

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普遍易感,但成人由于自身免疫机能的完善,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而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幼儿发病率最高。

手足口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口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不合格也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五、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引起的全身出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约90%发生在6个月至5岁的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幼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末春初为多见。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丘疹为特征;传染性极强,在人群密集的小学、幼儿园、托儿所容易发生流行。

麻疹病*存在于患者的鼻咽分泌物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通常为与患者直接接触感染,间接传染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出疹前后5天内为本病的传染期。没有患过麻疹的男女老幼皆为易感者。6个月以下的小儿从母体获得免疫力可暂不受传染。如果母亲没有患过麻疹,新生儿也能发病。患病后大多能获得终身免疫,个别人可能两次患麻疹。

麻疹潜伏期一般在8~14天左右,少者可短到6天,接受过免疫注射者可延长至3~4周。起病有发热、咳嗽、流涕、打喷嚏、咽喉痛、眼结膜充血、流泪、怕光、眼睑浮肿、精神不振、烦燥啼哭、食欲减退,有时出现恶心、呕吐、腹泻,易与上呼吸道感染混淆。第2—3天口腔粘膜充血、粗糙。在颊粘膜出现如针尖大小的灰白色小点,周围绕以红晕,有时在齿龈及唇粘膜上也有发现,医学上称为“麻疹粘膜斑”,是诊断麻疹最早而可靠的依据。

麻疹患者一般第4天出现鲜红色或玫瑰色的细小斑丘疹,皮疹先在耳后、颈部、发际出现,逐渐由上而下蔓延到前额、面部、躯干四肢、手掌及足底。皮疹可相互融合成片,压之褪色,疹间皮肤正常。皮疹2~5天出全,在出疹时体温上升可达40℃左右,中*症状加重,精神委靡、咳嗽加重、两眼红肿、声音嘶哑,有时出现腹泻。肺部呼吸音增粗、颈淋巴结和肝脾肿大。随着体温逐渐恢复,皮疹依出疹顺序消退,附有糠秕样细屑并留下浅褐色色素沉着。民间归纳为三齐、四透、五退、七净。

麻疹患者如果治疗、护理不当,易出现并发症,较常见的有喉炎、肺炎、脑炎、中耳炎、角膜炎、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等,其中麻疹性肺炎若再合并心力衰竭、败血症、腹泻引起脱水和酸中*等情况,不及时救治,会发生生命危险。

由于计划免疫的开展,目前相当一部分麻疹患者的临床表现变得不十分典型,易与风疹、幼儿急诊、病*疹、荨麻疹以及水痘、湿疹、猩红热、药物疹等混淆,应注意鉴别诊断。

六、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春季是风疹的高发季节。开始一般仅有低热及很轻的感冒症状。多在发病后1到2天出现皮疹,疹的形状及分布与麻疹相似,出疹迅速由面部开始发展到全身只需要1天的时间,发热疹出,热退疹退,是风疹的特点。枕后、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也是本病常见的体征。风疹患者、风疹带*者和风疹患者是此病的传染源。儿童及成人均可患病,发病前5至7天和发病后3至5天均有传染性,起病当天和前一天传染性最强。感染后能获得永久免疫。空气飞沫传播是风疹的主要传播途径,日常的密切接触也可传染。风疹无需要特殊治疗,诊断明确后,在家观察,做好皮肤、口腔的清洁护理,给以易消化富有营养的流食或半流食,注意安静休息即可。

七、猩红热

猩红热为主要由A组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期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表现为发热、咽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发热24小时内出现皮疹,开始于耳后,颈部,上胸部,一日内蔓延至全身。皮疹呈鲜红色,针头大小,有些象“鸡皮疙瘩”,若用手指按压时,可使红晕暂时消退,受压处皮肤苍白,经十余秒钟后,皮肤又恢复呈猩红色,面部充血潮红,但无皮疹,口唇周围及鼻尖则显得苍白,舌红肿。猩红热的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偶可经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少年多发。该病有特效的治疗药物,治疗效果好,故治愈率高,危害已明显下降,但早诊断、正确治疗是关键。

八、流脑

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又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传染源主要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的为一周。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

流脑病情复杂多变,轻重不一,一般可表现为三个临床类型,即普通型、暴发型和慢性败血症。此外,尚有非典型表现者,潜伏期1~7天,一般为2~3天。

普通型:约占全部脑膜炎球菌感染后发病的90%,可分为上呼吸道感染期,败血症期和脑膜炎期三个阶段。但临床上难以划分,有时病情终止于败血症期而无脑膜炎发生。而脑膜炎期则同时有败血症存在,即使普通型的病情亦轻重不一。

暴发型:少数患者起病急骤,病势凶险,如不及时抢救,常于24小时内,甚至在6小时内即可危及生命。

慢性脑膜炎球菌败血症:此型比较罕见,较多见于成人,病程常迁延数月之久。

非典型型:原发性脑膜炎球菌肺炎近年来屡有报道,以Y群引起为主,临床表现除发热外,主要为呼吸道症状和体征。

九、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人感染禽流感之后的症状与禽类表现出的禽流感症状有所不同。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流感中心研究员郭元吉介绍,人感染禽流感的症状与人流感症状极为相似,临床识别相当困难。患者潜伏期一般在7天以内,早期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有恶心、腹痛、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还有一些病人会并发眼结膜炎,患者的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病情发展后,一些患者会出现单侧或双侧肺炎,少数患者伴有胸腔积液。少数患者病情可能恶化,发展成进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肾衰竭、败血症休克等多种并发症而死亡。郭元吉说,由于人感染禽流感的病例已经出现并显现出很高的死亡率,近年国际上已将禽流感视为人类新出现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并列为国际反生物恐怖内容之一。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一)一般性预防:

1、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2、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最好每天坚持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

3、尽量不到人群聚集、人员混杂、空气污染的场所。

4、勤洗手。饭前、便后、触摸物体后经常用肥皂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不用污浊的毛巾擦。

5、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6、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抵抗力下降。

7、不加工、食用不清洁的食物;不喝生水,不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类,不购买、加工、食用无安全认证的畜禽肉类。

8、不随便接触、购买、加工、食用野生动物。

9、不随便倾倒、堆放垃圾,垃圾要分类投放,统一销毁。

10、注意个人卫生,不随便吐痰,打喷嚏、咳嗽时要有礼貌,不正对他人。

11、到人群聚集处要养成戴口罩的习惯,做好个人防护。

12、门把手、桌面、地面等可经常用含氯消*剂喷洒、擦拭。

13、衣物、被褥、毛巾等要经常在太阳下暴晒,棉质面料的可经常用开水烫洗。

14、发热或有其它不适时要及时就医;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避免进入疫区。

15、自觉学习传染病相关知识,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二)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途径。各位家长务必高度重视,按要求带领幼儿完成相关疫(菌)苗的接种。

各位家长,为了保证全体在园幼儿健康成长,如果您的孩子患了传染病,请及早、如实告知老师,并及时自行隔离,不要着急让孩子上幼儿园,要在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入园,既防止传染给其他孩子,也便于我园的传染病防控管理。在此请各位家长相互监督。

孩子医院出具的治愈证明!

施甸县幼儿园

年3月20日

图文:部分来源于网络

编辑:杨艳春

编审:杨吉芳李维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