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https://m.39.net/baidianfeng/qzzt/日常生活中,总有些关于健康和养生的“小疑惑”,各种说法和偏方满天飞,究竟该信哪个?别急,小布开通了“浦东医生话养生”栏目,医院的专家和医生为你带来专业的养生和健康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一场秋雨一场寒,早晚温差大,这样的气温变化很多人难以适应,甚至有发生猝死的可能。医院急诊部主任郭东风教授说:“有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54.4万人因心源性猝死离世,相当于每天有人死于该病,平均每分钟就有3人因心脏疾病在发病1小时内死亡,而抢救成功率却不到10%。”
郭东风指出,运动或因季节变化后的寒冷,并不是造成猝死的主因,隐藏的心脏病可能才是猝死的“幕后黑手”。也就是说,猝死并非平白无故地发生,而是心脏自身的器质性缺陷受到刺激因素而诱发。以下四个原因与猝死的发生有关:
01
爱运动的人认为自己身体素质好、运动能力强,常疏于体检,如果有潜在疾病没被早发现、早诊治,就可能导致运动性猝死。其中风险最高的潜在性疾病就是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而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疾病,也可能会导致猝死的发生。
02
由于工作和生活原因,绝大多数人参与运动的时间主要集中在下班后,有的人此时身心俱疲,突然进行剧烈运动,就容易诱发意外。
03
虽然疾病因素不可忽视,但长期不良生活习惯,比如吸烟、饮酒、熬夜、压力大等也会诱发意外。
04
篮球、跑步和羽毛球等一些运动强度较大,如果运动者平时缺乏规律运动,未按照循序渐进的要求进行科学运动,突然运动就可能造成危险。
这些情况要注意
猝死看似事发突然,实则有迹可循:
1.如果近期存在过度疲劳、情绪激动,有发作性胸痛、胸闷、心慌或咽部紧缩感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待身体状态恢复后再运动,以免诱发意外。
2.遇到季节交替、天气变化等情况,更要多加注意。
3.有心血管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肾病、年龄较大、家族史、吸烟、运动不足、肥胖等问题的,都属于高危人群。
提醒
出现猝死情况后,在场的人首先应判断患者的意识和呼吸,如果无反应且无呼吸,应立刻向路人呼救,请求帮忙拨打,立即进行规范的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有AED设备的,立即根据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指令进行除颤。现场急救应坚持到或急救人员到来。
特别提醒
医院急诊科陈雅静医生特别提醒:运动前、中、后都要控制心率。心脏的每次跳动都会推动全身血液流动,运动强度越大,心脏对运动刺激的反应越明显,心率就越快。
一般人在安静状态下,正常心率范围是60~次/分钟。但由于运动项目、强度、时间、人体耐受程度不同,每个人的运动心率有显著差异,因此专家们划定了一条运动时最大心率的“警戒线”:
一般成年人最大心率(次/分)=-年龄(岁),如果超过则可能发生心血管异常。
那么,如何控制运动前后的心率水平?大致分三个阶段看:
运动前
热身阶段的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0%~60%,相当于小强度运动,适合做些简单的活动热身,以慢跑和散步为主,持续10~20分钟左右,让心率从最大心率的55%逐渐增加到60%,以刺激心肺,让身体意识到运动已开始。
运动中
可用有氧运动搭配适当无氧运动,以整体感觉舒适为宜,让心率从最大心率的60%~65%逐渐增加到70%~80%,相当于中等强度运动。
如果进行高强度运动,心率可达到最大心率的80%以上,但这种心率的持续时间不应超过10分钟,尤其是有基础病人群,一旦达到最大心率水平,应适当降低运动强度,即放慢速度、降低节奏。
运动后
不要立即停止运动,要慢慢降低运动强度,可采用慢走5~15分钟的方式进行。
此时,由于心率是从较高水平下降,身体从运动状态恢复到安静状态需要消耗大量氧气,所以运动结束后心率需要一定时间恢复到安静水平。
此外,运动过程中还应做到以下三点:
及时补充能量:建议每跑5公里喝~毫升水。夏天饮用水要保持在8~12℃,冬天保证水温在30~40℃。
感冒、发烧不运动:感冒发烧使机体免疫能力下降,运动会进一步加速免疫力下降,病毒易入侵,如果入侵心肌,会形成病毒性心肌炎。
此外,在自身很疲惫、熬夜的情况下,也不建议剧烈运动。
出现不适别硬撑:一旦出现明显的气喘、胸闷、胸痛,要立刻减缓运动或暂时退出运动。
-10-:43
来源:浦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