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挽救就是预防
“实时疫情”点击本号下方菜单应急说
近期,医院感染科接诊的发热伴腹泻的小患者多了起来……
一岁半的轩轩,就得了这种“怪”病,发热39℃,稀便中甚至出现了鲜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岁半孩子发热39度
一岁半的轩轩(化名)前几日出现发热、腹泻,轩轩父母开始也没在意,在家给轩轩服用退烧药后体温暂时降到正常,以为问题不大。谁知,后来轩轩体温多次烧到39℃以上,吃退烧药后体温也降不到正常。同时,孩子出现哭闹、拒食等症状。有时,轩轩大半天基本没有排尿,最近的一次稀便中甚至出现了鲜血,家长吓了一跳,赶紧带着孩子赶到医院。
医院疫情防控相关流程,经预检分诊后轩轩到感染门诊就诊,门诊医师看诊后结合相关检查结果,认为轩轩的炎性指标很高,大便常规存在大量红细胞、脓细胞,诊断轩轩患有细菌性肠炎。
找到病因后,经过抗感染及对症补液支持等对症治疗,轩轩重新恢复了健康。
引起轩轩生病的细菌
是从哪里来的呢?
为什么近期频频有孩子中招?
这种情况不是个例
据轩轩母亲描述:
轩轩发病前一天吃了刚从冰箱拿出来的水果,有可能当时没洗彻底。
其实轩轩这种情况并不是个例,随着天气转暖,草莓、桑葚、樱桃、甜瓜等鲜美水果以及海鲜的上市,频频有孩子中招。
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的消化道功能比成人脆弱,摄入相同的不洁食品,大人可能没有症状或者仅出现轻微一过性症状就可以自身调整过来,但儿童可能出现明显的发热、精神萎靡等全身感染中*症状和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如果不及时就医可能出现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出现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医生建议
家长应给孩子养成良好的
饮食卫生习惯,勤洗手、
吃熟食、果蔬洗干净、
冰箱常清洁、
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这些温馨提示要记牢
家长们赶快看看
↓↓↓
因腹泻就诊的患儿通常需要留取便样化验,在家提前留取便样的家长注意大便切勿留在尿不湿上!需要用干净不吸水的容器留取,量约花生米大小即可,并且于1小时内送检。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时候,也是病菌传播更容易的时候。除了警惕不洁食物带来的危害,这些春季儿童高发疾病也需要引起重视,提前防范。
手足口病
4~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且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进入4月,手足口病将进入流行上升期。
手足口有多可怕?严重真会致死
手足口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常见传染病情形“可大可小”,如果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孩子可以恢复健康,但是极少数患儿可引起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不过,比数据还要可怕的是EV71病*的“威力”:相关研究表明,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并发症,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识别和救治,甚至会导致死亡。也就是说,EV71型病*相比其他型别,更容易导致病例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
出现这些症状,医院!
在手足口病流行期,爸妈要每天检查宝宝的情况,主要是观察手心、脚心以及口腔有没有异常,体温有没有变化。
一般的手足口病,只需要对症处理,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退烧药、口服补液盐等,在家里加强护理,1~2周就会好。
在家护理宝宝时,爸妈也要注意观察病情,如果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医院就诊:
●持续高烧不退;
●频繁呕吐;
●四肢抖动、无力、抽搐;
●精神差、容易惊醒、烦躁不安;
●呼吸困难、心率增快。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是儿童常见的传染病,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少数患儿可发展为重症病例,出现并发症及后遗症。
家长老师们应做好以下措施预防手足口病:
适龄儿童建议接种手足口病EV71疫苗,推荐≥6月龄易感儿童,且越早接种越好;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5岁以上儿童不推荐接种。
日常注意做好个人卫生,勤记十五字口诀。
学校应落实晨检和午检制度:发现发热、出疹等症状的学生和幼儿,应立即医院就诊。
学校做好因病缺勤及病因追查登记报告工作:发现发热、出疹病例异常增多应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部门。
除了手足口病
4月份还有这些需要注意
细菌性食物中*
另外,根据疾控中心以往的食源性监测数据显示,进入到五月后,气温升高、湿度增大,更适合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等细菌的繁殖生存。
因此出现
细菌性食物中*的风险
也将有可能进一步增加
沙门氏菌主要是污染一些熟肉制品,放在冰箱里面或者在室温下放的时间过长,这些都有可能,副溶血性弧菌主要是污染一些鱼类、海鲜、贝壳。
虽然少量的致病细菌就有可能会发生感染
导致腹泻、呕吐等症状
但要想避免,方法也非常简单
▽▽▽
高温蒸煮就能够杀死这些致病细菌
因此,市民在处理肉类、海产品时尽量生熟分开,食用时务必煮熟煮透。另外,天气转暖后,食材也尽量不要在室温下放置太长的时间,避免发生变质。
路边的蘑菇你别采
随着气温升高
各类野生蘑菇遍地生长
加之公众的外出、野外踏青
频率增加等因素的叠加
而公众又严重缺乏
对有*蘑菇的辨别知识和能力
误采误食*蘑菇的几率明显增加
年5月10日上午,家住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固厚乡固厚村的74岁侯某良,从后山采摘到了不少野生蘑菇,中午炒好后端上了餐桌。随后,一家5口人均出现了中*症状,医院抢救。
幸运的是,医院的全力抢救,5人均脱离了生命危险。
去年5月,青岛市一市民在小区附近山头散步时,采集了一把野生蘑菇回家炖食。食用后短时间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医院就诊。病人随之出现呼吸短促、胸闷、谵妄、精神失常等症状,且多脏器功能衰竭,最终经抢救无效而死亡。
*蘑菇的危害及症状
自然界有许多菇类含有*素,不宜食用,普通人并不能辨识有*无*,最终因误食而中*。*蘑菇又叫*蕈,是指食后可引起中*的蕈类。
目前,在我国已鉴定的蕈类中,可食用蕈近种,有*蕈类约多种;其中含有剧*可致死的近10种,如褐鳞小伞、肉褐鳞小伞、白*伞、褐柄白*伞、*伞、残托斑*伞、*粉褶蕈、秋生盔孢伞、包脚黑褶伞、鹿花蕈等。*蘑菇所含*素为蕈*素,可引起中*。*蘑菇中*的类型按中*的症状分为以下6个类型。
胃肠炎型
这是最常见的中*类型。中*潜伏期较短,一般多在食后10分钟~6小时发病。主要表现为急性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或伴有头昏、头痛、全身乏力。
神经精神型
从中*症状可以分为神经兴奋,神经抑制、精神错乱,以及各种幻觉反应。此类症状可在发病过程中交替出现,或仅有部分反应,有的病人还可伴有胃肠炎症状。
溶血型
含这类*素的*蘑菇中*潜伏期比较长,一般在食后6~12小时发病。除了有恶心呕吐、腹痛或头痛、烦燥不安等病症外,可在一、两天内由于*素大量破坏红血球而迅速出现溶血症状。主要表现为急性贫血、*疸、血红蛋白尿、肝及脾脏肿大等。
肝脏损害型
这是引起*蘑菇中*死亡的主要类型。*素主要为*伞肽类和*肽类。这些*素对人体内肝、肾、血管内壁细胞、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其他组织细胞的损害极为严重,最终因造成人体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死亡率高达90-%。
呼吸与循环衰竭型
*蘑菇中*主要引起呼吸与循环衰竭病症。以中*性心肌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呼吸麻痹为主,瞳孔稍散大,但无昏迷,无副交感神经兴奋样症状,也无*疸、肝大,肝功能检查一般正常。有的病人初发时有呕吐或腹痛,头晕或全身酸痛、发麻、抽搐等。其*素不详,潜伏期20分钟至1小时,最长达24小时,此型死亡率高,应注意早期治疗。
光过敏性皮炎型
当*素经过消化道被吸收,进入体内后可使人体细胞对日光敏感性增高,凡日光照射部位均出现皮炎,如红肿、火烤样发烧及针刺般疼痛。潜伏期较长,一般在食后1-2天发病。
中*后怎么救治?
目前,对*蘑菇中*尚无特效疗法。消费者在家食用或在外就餐误食野生蘑菇后出现疑似中*或中*症状,要尽早采用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方法,迅速排除*素,同时应尽快到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同时还应保留病历和化验报告等相关资料;餐饮单位一旦发生*蘑菇引起的食品安全事故,应立即配合救治患者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当然,远离*蘑菇中*致死伤害的最好办法,就是勿采食任何野生蘑菇!
来源:青岛日报、医院、青岛新闻网、东南网、福州疾控、厦门疾控、国家卫健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