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已成为65岁以上老年人住院的主要原因。据国外统计,全球人群中心力衰竭的患病率约为1.5%~2.0%,而60岁以上人群可达6%~10%。目前,全球心力衰竭患者数量已高达万,并以每年万的速度递增。而我国的形势也不容乐观,我国城乡居民总病死原因中,心血管病占首位,明显高于肿瘤及其他系统疾病。35~74岁人群中,慢性心力衰竭患病率为0.9%,估测我国目前心力衰竭患者人数已达万人,并呈不断上升趋势。那什么是心力衰竭呢?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
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表现。少数情况:心肌收缩力正常,心肌舒张功能障碍。
常见于冠心病和高血压心功能不全早期、肥厚型心肌病
按照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
LVEF降低的心衰(HFrEF,收缩性心衰)LVEF保留的心衰(HFpEF,舒张性心衰)按照发病速度、严重程度分急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按照发病部位分左心衰右心衰全心衰
1.原发性心肌损害
(1)缺血性心肌损害:心肌缺血、心肌梗死
(2)心肌炎或心肌病:病*性心肌炎、扩张性心肌病
(3)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糖尿病心肌病、甲亢性心脏病、心肌淀粉样变性
2.心脏负荷过重
(1)压力负荷过重(后负荷):高血压、主狭、肺动脉高压
(2)容量负荷过重(前负荷):
①瓣膜反流:主闭、二闭
②异常分流:ASD、VSD、PDA
③血容量增加:慢性贫血、甲亢
医学界越来越重视心力衰竭的原因有二,其一是近年来抗心力衰竭药物的治疗,与器械、外科手术和心脏移植治疗的发展,能够帮助许多心力衰竭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品质:其二是既然心力衰竭的问题越来越普遍且严重,治疗又所费不赀。理应设法做有效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前者之所以重要.是临床医师的实际治疗状况与理想差距仍大:后者则是为了有效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再人院率,也就是藉由预防心力衰竭发生或复发。以减少医疗资源耗费。
随着对心力衰竭作用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入,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从“强心、利尿、扩血管”的传统模式发展到“强心、利尿、扩血管”,以及改善症状的同时应用神经-体液调节剂改善心肌重塑。
1、利尿剂
2、β受体阻滞剂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4、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5、利钠肽
6、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
7、型正性肌力药
8、窦房结调节剂
9、心肌结构修复剂
10、其他
近年来,中医药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慢性心衰优势显著,综合文献检索来看,中医药对慢性心衰的治疗以中药汤剂、中成药及中药注射液所占比例最高。中药注射液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采用先进的制备工艺,从中药或复方中提取有效物质制成的可供注入体内的制剂,包括肌肉、穴位、皮内、皮下、静脉注射以及其他组织或器官注射用的灭菌制剂以及供临床前配制溶液的无菌粉末或浓缩液。中药注射液具有药效迅速、作用可靠、质量较高、无消化道吸收过程等特点,使之占据了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医院市场,心血管类中成药中注射剂占全部剂型的38.09%,中药注射液用药金额占心血管类中成药销售金额的40.12%~49.10%。这足以说明中药注射液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陈伟伟,高润霖,刘力生,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J].中国循环杂志,,32(6):-.
李智玲,曹宏等.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现状与进展临床*医杂志年10月第46卷第10期
张亚梅,刘宝峰等.中药注射剂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J].齐鲁药事,,29(4):-.
陈伟伟,高润霖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9(7):-.
李焕婷,邱敏等.临床心血管中成药应用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30(2):31-33.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