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常州日报
本报讯(陈荣春刘华联)连日来,气温一路飙升,此时仍需注意预防感冒。前不久,47岁的张先生就因为一个感冒住进了ICU,所幸经过市一院的及时救治,目前已经出院。
5月中旬,张先生不小心受凉,自己吃了些感冒、咳嗽药并挂了几天抗病毒药物后仍不见好转,接着还出现了胸闷、心慌、气急等症状,且持续不能缓解。
5月底,医院,就诊时测量心率达次/分,血压为98/62mmHg,期间胸闷气喘再次加重,随即脸色苍白、口唇发紫并失去意识,紧急抢救后由转运至市一院。
“将患者送来时已近午夜,当时张先生气管插管并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在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维持下,生命体征仍极不平稳,床旁超声提示全心收缩明显减弱,患者随时可能发生心跳骤停。”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包万员会诊后,建议运用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技术进行救治。
“如果不立即实施VA—ECMO,死亡率超过80%。时间就是生命,救治每早一秒钟,患者的生命安全就多一份保障!”重症医学科科主任刘宁再次评估后,带领重症医学科团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朱滨、包万员、赵甜甜等医护团队连夜在床边开展VA—ECMO技术。
VA—ECMO、IABP、机械通气、营养支持……在重症医学团队的努力下,张先生顺利闯过最危险的时刻,病情趋于稳定。一周后,VA—ECMO、IABP及呼吸机逐渐撤除,张先生转危为安,6月初转入心血管专科进一步治疗,近日已经出院。
区区一个感冒,却让张先生在鬼门关走了一遭。专家介绍,罪魁祸首是爆发性心肌炎。张先生很可能是由于受凉后导致感冒,流感病毒入侵心脏容易引发心肌炎性损伤,最终导致心脏功能受损产生爆发性心肌炎。爆发性心肌炎属于病毒性心肌炎的一种,属于急危重症心肌炎,疾病发生快、病情进展迅速、预后效果较差,一旦确诊,需立即干预,积极治疗。感染是心肌炎最主要的致病原因,病原体以病毒最为常见,包括肠道病毒、腺病毒、巨细胞病毒、人类疱疹病毒和流感病毒等。
刘宁提醒市民,在生活过程中,需要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保持工作区域干净卫生;同时夏天使用空调,室内温度不宜设置太低,减少病毒入侵机会。一旦得了感冒,要及时治疗,同时注意劳逸结合,保持情绪平稳,定期锻炼,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