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科学的跑步姿势让你的血管年轻不仅20岁,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医院可以治疗白癜风 https://m-mip.39.net/pf/mipso_4707905.html

有人说跑步治百病,这话有些夸张,但长期坚持跑步后,身体的确会发生很多神奇的变化,盘点跑步的好处:

1.健脑

人们所能采用的锻炼方式有很多种,它们都对身体健康有益。然而,就健脑而言,跑步是相对最有效的。研究发现,持续的有氧锻炼是保持大脑功能正常运转的最佳方法,跑步的健脑效果最好。

2.保护视力

坚持长跑的人每天都有1小时候左右的时间眼睛直视远方,这对眼睛是很好的放松休息,如果你家里有学龄的孩子,能让他每天坚持跑步,眼睛近视的几率肯定会降低。

3.驱赶巨大压力

澳大利亚的研究者发现:持续开展达到出汗程度的有氧锻炼可以有效的减轻职业倦怠感的症状,如心理压力大和情绪疲惫等。并能成功地提高幸福感和工作成就感。

4.延缓血管细胞的老化

坚持跑步会让你有颗强大的心脏及心血管系统功能。在提高最大摄氧量的同时向身体各个器官输送的氧量大大增加,各个器官的工作质量自然大大提高。另外中长跑会加速血液循环,使冠状动脉有足够的血液供给心肌,从而预防各种心脏病。通过下肢的运动,促使静脉血流回心脏,还预防静脉内血栓形成。“50岁开始跑步也是值得的,”研究者表示,“在最理想的情况下,到80岁时你还可以拥有50多岁的人的心脏。”

5.跑步1小时延寿7小时

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研究者发现,跑步1小时可以将寿命延长7个小时。

发表在《心血管疾病进展》杂志上的这项研究结果显示,不论跑程多长和速度多快,从事跑步运动会将一个人的早亡风险降低40%。坚持跑步40年的人其预期寿命延长了3年多。

6.有利于关节健康

正确的跑步运动可刺激软骨修复一些自身的小损伤,人体撞击地面会促进软骨特定蛋白质的合成,使其更健壮。

7.塑造完美身材

坚持长期跑步可以有效去掉腹部的脂肪,使你拥有健美、平坦的小腹。跑步对身材的改变最先体现在这两个位置,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开始跑一段时间后,体重没有明显减轻,但是身材明显改善了,尤其是腰线变的更漂亮。

8、缓解颈、肩、脊椎各种不适

经常坐在电脑前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颈椎、肩部的问题,正确的跑步姿势要求背部挺直放松,长期坚持会对颈椎及肩部的不适有很大改善。

只有正确的姿势才能让你跑得快,效率高,而且不易受伤。跑步前,注意下面的热身活动:

(1)站立,两手叉腰,交替活动踝关节;

(2)半蹲,两手扶膝活动膝关节;

(3)两腿交替高抬腿,活动髋关节;

(4)两手叉腰旋腰,活动腰部;

(5)一手扶持,依次前后踢腿、活动髋、膝关节;

(6)前后弓箭步压腿;左右压腿,牵扯腿部韧带;

(7)上体前后屈以及上肢的轻微活动等。

跑步时注意:

(1)脚跟先着地,不要脚尖先着地

·(2)脚落地时,膝关节略微弯曲

(3)注意呼吸频率,两步一吸,三步一呼的方式

2.强度

·12~24个月,每天控制在~米左右。

跑6个月后,每天可以跑~米;

初级跑者最初1~3个月,每天跑~米;

3.跑步的时间长度

对于初跑者,一般一次锻炼以半小时左右为宜。

跑步注意事项:

1.想减肥不要跑太快

别以为跑得越快,脂肪就燃烧得越多。情况恰恰相反,当你快速跑步的时候,体内氧供应不足,身体在做无氧运动,脂肪不能充分参与燃烧,所以也不能被消耗,运动强度相对低些的有氧运动反而更能促进你体内的脂肪燃烧。

如果你跑步时呼吸均匀协调,甚至还可以边和身边人聊天边跑步,而不会感到呼吸紊乱,就说明你正在进行着最能促进脂肪燃烧的有氧运动。

2.跑步口渴了再喝水

美国芝加哥洛约拉大学健康系统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近半数的跑步者在进行跑步锻炼的时候喝了过量的水。这可能会引起运动性低钠血症。在比较极端的情况下,这可能会导致癫痫发作、失去意识甚至昏迷。国际马拉松医学理事会建议,跑步者在口渴时再喝水。

3.感冒初愈别跑步

如果正在感冒或感冒刚好不久,最好不要进行跑步运动。因为跑步会增加耗氧量,让心肺负担加重,特别是感冒患者进行运动,病毒可能会侵犯心肌,从而引发急性心肌炎。

4.踩瓶子缓解跑步疲劳

准备一个啤酒瓶,横放在地上,垫上一块干布防止酒瓶乱滚,然后坐在凳子上,用双脚足弓处踩上去,轻轻地来回滚动即可。此法可以按摩足底,缓解跑步后足弓疲劳,简单易做,效果也好,平时看电视没事做的时候也可以踩踩。

5.跑步后不能立即停下来

很多人习惯性地跑累了就一屁股坐地上休息,其实这很危险。会造成血压降低,出现脑部暂时性缺血,引发心慌气短、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甚至休克昏倒等症状。

跑步过后,可以走5~10分钟,使身体平缓度过不良反应“危险期”,拉伸则可以让肌肉排列重新回到起始状态。动作与热身运动类似。

6.跑步大喘气不是缺氧,是排碳

每一次呼吸要注意尽可能将气体从肺中呼尽,以增大有效的换气量。呼吸要有一定节律,用鼻、嘴同时呼吸时,嘴不必张得太大,可将舌卷起,延长空气在口腔里的时间,减少冷空气对呼吸道的刺激。初跑者可采用两步一吸,三步一呼的方式。

7.不在大汗淋漓时洗冷水浴(或游泳)

跑步运动后大汗淋漓时,体表毛细血管扩张,体内热量大量散发。此时若遇冷水则导致毛细血管骤然收缩,易使身体的抵抗力降低,而引起疾病。

8.不贪吃冷饮

跑步运动时会损失大量热量,急需补充无可非议。但运动后人体消化系统仍处于抑制状态,贪吃大量冷饮,极易引起胃肠痉挛、腹泻、呕吐、并易诱发胃肠道疾病。

9.不宜骤降体温

如果室外温度较高,跑步运动后会感到燥热难耐,倘若此时立即走进空调房间或风口纳凉小憩,会打破正常的生理调节机能,使生理功能失调,易得感冒、腹泻、哮喘、风寒痹痛等疾病。

10.跑步最好约上同伴

如果你打算跑步,不妨约朋友一块跑,效果会更好。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研究者发现,人们的跑步习惯具有很强的“传播效应”。当与认识的人一起跑步时,同伴跑得越久,那么你也将跑得越久。

11.跑步什么时候最好?

最佳时间是上午9点到10点和下午4点到6点。前者时空气清新,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达峰值。而根据生物钟,约4点到6点身体的适应能力及体力的调动发挥最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