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兵:“强拆便民报亭”是乱作为的标本
无锡市*府作出了一个让外界觉得匪夷所思的决定:关闭、拆除该市市区1241个报刊便民亭,无锡市城管局在实施此项执法时,给出的理由是“取缔非法”,这让很多报刊便民亭的业主迷惑不解,因为他们一直都是在区城管发生关系——无论是当年买亭子,还是每年上交多达几万元的管理费。(见2月25日现代快报)这真是让人啼笑皆非。便民亭曾经被标榜为“市委、市*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业主们也是按照要求老实本分地交钱、办理、经营,并且每年向区一级城管部门上交数万元的管理费,而现在,一夜之间忽然被市级城管部门宣判为“非法”摊点,要求强制取缔,各级部门间这种随意变更、互相“打架”的*令,似乎活脱脱地解读了一把中国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官”字本来就有两张“口”,说你合法就合法,不合法也合法;说你非法就非法,合法也非法。当然,官员们的解释是很“严肃”的。按照市城管局某负责人的说法,问题的出现,是因区一级的相关部门把关不严,甚至不排除一些区级单位乱作为的可能。笔者觉得,如果这位官员所说属实,那么解决的程序应该是这样的:市城管对区城管作出处罚,责令整改;召开听证会,决定报亭拆除与否;一旦决定拆除,应及时与各业主协商或按照规定给予合理补偿。在此过程中的一切费用和责任,都应由犯了“乱作为”错误的区城管承担。现在,犯了错误的区城管不纠错、不退钱,全身而退躲到幕后,冲到前台的市城管则不问青红皂白,强行将报亭直接拆除,丝毫不顾业主的损失和感受,这种*府出错,却要由群众买单的粗暴做法,是何道理?况且,从行*管理的角度讲,区城管才是各报亭业主的直接管理者,市城管并不拥有对各区个体报亭的直接管理权,市城管这种简单粗暴的越级管理,在某种程度上显然也是一种乱作为。无锡“强拆便民报亭”事件,很能反映出一些部门乱作为的行*乱象:根据自身的需要朝令夕改,随意变换*策;*府部门犯了错,板子却打在群众的身上;上级越过下级,根据自己的意愿恣意行事等。这些“乱作为”行为,既损害了*府形象,又浪费了公共资源,甚至恶化民生,危及社会治安,可谓影响极坏,危害无穷,必须坚决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