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条悲伤的推送!
11月27日
台湾艺人高以翔录制节目时不幸去世
医院最终宣布为心源性猝死
高以翔突然离世的消息令无数网友唏嘘
谁都不愿看到意外发生
但现实却在提醒我们
猝死并不遥远
据统计
中青年心梗患者比例上升,每年55万人心源性猝死,高强度、持续过劳的工作状态正成重要诱因。普及急救技能、设施是当务之急,长远来看,加强劳动保障方能呵护年轻人的未来。
猝死来临前的6个信号
猝死看似事发突然,实则有迹可循。当身体出现以下6种信号,需高度警惕猝死发生。
1
近期出现或加重的胸闷
如果近期突然出现活动后胸闷,休息后可缓解,提示可能患了冠心病。
如果以前就有胸闷的症状,近期症状加重,说明以前稳定的斑块随时可能发展为大的破损,导致急性心梗的发生。
2
心慌
不定期出现的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结果。
多数心律失常的危险性较小,不会引发猝死,但如果是频繁发作的室性心律失常,则有发展为室颤的风险。
3
心跳过缓
心脏的跳动是由特定的起搏细胞发起的,起搏细胞功能变差,就会导致心脏跳动速率减慢,严重时会引发心脏停搏。
心率小于50次,血压变低,容易出现长时间的心脏停搏,导致猝死。
4
晕厥
晕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多数晕厥是由于心跳突然减慢或停止,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
晕厥有时持续几秒钟后能自行恢复,如果不能恢复,便会造成猝死。出现不明原因的晕厥,应非常警惕,尽快查明原因。
5
不明原因的疲乏
出现不明原因的疲劳、乏力,或伴有胸闷、水肿,应警惕猝死的发生,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心肌炎或心肌病造成的。
心肌炎在年轻人中比较多见,通常见于感冒1~2周后,出现疲乏、胸闷、乏力等症状,极易引起急性心衰。这种情况下应严禁重体力活动,应卧床静养。
6
眼前发黑和肢体麻木
脑卒中也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如果出现单侧看不到东西、单侧肢体麻木、乏力,或走路不稳、有踩棉花感,应警惕脑卒中的发生。
猝死急救
记住*金四分钟!
数据显示,心脏骤停超过4分钟,脑组织会发生永久性损害,超过10分钟就会脑死亡。
心肺复苏是在专业救护人员到达之前,延续患者生命最重要的方法。但是,按压胸口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要做到规范操作,并不简单。
以下为遇到“猝死”患者时,进行救助的正确方式——
第一步
先拨打急救电话,简要说明情况和所处的位置。
第二步
施救者两臂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对中等体重的成人下压深度为5-6厘米,而后迅速放松,解除压力,让胸廓自行复位。如此有节奏地反复进行,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频率为每分钟-次。
第三步
将患者下颌抬起,头部后仰,开通气道。每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交替进行2次人工呼吸。
第四步
现场如有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胸外心脏按压之后,立即配合使用AED,按照语音提示操作,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猝死在秋冬季节的发病率比春夏要高出20%左右,这和天气寒冷有很大的关系。寒冷是心脏疾病加重、恶性心血管疾病发作的外在因素之一,寒冷会引发血管收缩,从而导致冠心病患者心肌供血不足,诱发心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死等情况。
戳视频get急救常识
↓↓↓
04:47
珍惜生命
愿悲剧不再重演
来源: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江西网络台综合
编辑:陈丽琴/责编: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