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治愈吗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529/6288655.html每年都有大学生,在体测跑步时倒下;每年都有“身体不错”的小伙子,在球场上昏厥;每场马拉松,都有救护车紧张“陪跑”。
“运动猝死”的新闻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冒出来。跑步,似乎也从一项健身运动变成了高危项目。
今天就告诉你“运动性猝死”背后的真相。
历史上第一例“运动性猝死”
人类历史上第一例有据可查的“运动性猝死”可追溯到公元前年。
那一年,希腊*队在“马拉松”(希腊的一个地名)与入侵的波斯*队展开一场决定希腊命运的激战。
希腊*队大获全胜后,青年士兵菲迪皮德斯奉命跑回雅典报告胜利的喜讯。
但当他跑到雅典时,他只喊了一声“我们胜利了”,便倒地死去。为纪念菲迪皮德斯,“马拉松”长跑运动诞生。
马拉松镇距离雅典40多公里
时间线拉回到现在,随着马拉松热潮席卷全国,比赛中猝死的案例不断发生。
今年10月20日,全国各地有近40多场马拉松鸣枪起跑,不幸的是其中两场比赛,有两名跑者在临近终点线附近猝然倒地。
据中国田协年一份相关数据统计,在此前3年,国内的马拉松赛事中已经有超过16人猝死。
众所周知的健康运动,如今却夺人性命。跑步表示很冤:猝死的“锅”我不背。
运动性猝死的“幕后黑手”
或许颠覆你想象,不少猝死者平日给周围人的印象都是“一向身体很棒”。为什么运动性猝死偏偏发生在他们身上?
什么是运动性猝死?
运动性猝死,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发生的非创伤性意外死亡。
运动性猝死的真正原因
运动不是造成猝死的主因,隐藏的心脏病才是运动性猝死的“幕后黑手”。
猝死有心源性及非心源性之分。心源性是指因心血管疾病而发病,其中以冠心病最常见。非心源性因素有过度劳累、酗酒、服用药物、剧烈运动等。
“心源性猝死”是运动性猝死的主要表现形式,如:心肌炎、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心肌肥厚等。刺激因素还包括:急性心肌缺血、交感神经兴奋和血流动力异常引起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等。
也就是说,“运动性猝死”并非凭白无故的发生,而是心脏自身的器质性缺陷受到刺激因素而诱发。
猝死来临前,身体释放6个信号
猝死看似事发突然,实则有迹可循。当身体出现以下6种信号,需高度警惕猝死发生。
1.近期出现或加重的胸闷
如果近期突然出现活动后胸闷,休息后可缓解,提示可能患了冠心病。
如果以前就有胸闷的症状,近期症状加重,说明以前稳定的斑块,随时可能发展为大的破损,导致急性心梗的发生。
2.心慌
不定期出现的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结果。
多数心律失常的危险性较小,不会引发猝死,但如果是频繁发作的室性心律失常,则有发展为室颤的风险。
3.心跳过缓
心脏的跳动是由特定的起搏细胞发起的,起搏细胞功能变差,就会导致心脏跳动速率减慢,严重时会引发心脏停搏。
心率小于50次,血压变低,容易出现长时间的心脏停搏,导致猝死。
4.晕厥
晕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多数晕厥是由于心跳突然减慢或停止,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
晕厥有时持续几秒钟后能自行恢复,如果不能恢复,便会造成猝死。出现不明原因的晕厥,应非常警惕,尽快查明原因。
5.不明原因的疲乏
出现不明原因的疲劳、乏力,或伴有胸闷、水肿,应警惕猝死的发生,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心肌炎或心肌病造成的。
心肌炎在年轻人中比较多见,通常见于感冒1~2周后,出现疲乏、胸闷、乏力等症状,极易引起急性心衰。这种情况下应严禁重体力活动,卧床静养。
6.眼前发黑和肢体麻木
脑卒中也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如果出现单侧看不到东西、单侧肢体麻木、乏力,或走路不稳、有踩棉花感,应警惕脑卒中的发生。
特别提示:
猝死的*金救急时间在发病10分钟内。一旦周围人发生心脏骤停,赶快拨打求救。
面对猝死患者,最好的办法是进行除颤或心肺复苏。
但如果患者发病时没有条件进行这两项急救措施,首先应该想办法向周围人呼救,两个人交替对其进行心肺复苏。
快速评估自己的“运动风险”
运动是把双刃剑,如果运动超出了身体的承受能力,可能酿成悲剧。
下表是国际通用的运动风险评估问卷:
①医生是否告诉过您仅能参加医生推荐的体力活动?
②医生是否告诉过您患有心脏病?
③医生是否告诉过您的血压超过/毫米汞柱?
④近6个月以来,当您进行体力活动或运动时,是否有过胸痛或严重憋气的感觉?
⑤近6个月来,当您进行体力活动或运动时,是否曾因为头晕失去平衡或跌倒或发生晕厥?
⑥您是否存在因体力活动或运动加重的骨、关节疼痛,或功能障碍?
⑦您是否知道有其他原因使您不能参加体力活动?
如果你的答案均是“否”,一般来说,你跑步都是安全的。如果你存在暂时的疾病如感冒、发热,请等彻底痊愈、身体恢复良好状态,再开始跑步。
只要你的答案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是”,在跑步开始前(特别是跑马拉松),就应咨询医生。这样能最大程度防患运动风险,排除某些潜在的疾病因素。
做到7点远离“运动猝死”
运动猝死不分年龄,人人都应时刻保持敬畏。想在运动过程中远离危险,就要做好以下几点:
No.1
运动前排查风险
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心血管系统检查,彻底排查潜在疾病威胁。在参加剧烈运动或比赛前更是如此。
No.2
保证充分的热身
运动前热身,能让尽可能多的血液流向心肺和肌肉,提高心肺的代谢能力,以保证在进入高强度运动后,人体能量代谢能满足运动的需求。
热身一般占总运动时间的10%~20%。冬天天冷,热身时间要适当延长。
No.3
运动量不宜过大
马拉松是一项高负荷、大强度、高风险的竞技运动,不提倡未经训练的人参加马拉松全程跑。
长跑有利于心脏健康,但要循序渐进。初练者一般从~米开始,或持续20~30分钟。
No.4
及时补充能量
长时间运动,应及时补充运动饮料、能量棒、盐丸。建议每跑5公里喝~毫升水。夏天饮用水要保持在8~12度,冬天保证水温在30~40度。
No.5
感冒、发烧不运动
有些人认为跑跑步、出出汗,感冒自然就好了。
事实上正相反,因为感冒发烧使机体的免疫能力下降,运动会进一步加速免疫力下降,病*易于入侵,如果入侵心肌,会形成病*性心肌炎。
在自身很疲惫、熬夜的情况下,也不建议剧烈运动。
No.6
运动中不适别硬撑
运动过程中一旦出现很明显的气喘、胸闷、胸痛,要立刻减缓运动或暂时退出运动,千万不要硬撑。
No.7
跑步后不要立刻停步
跑步结束不要立刻停下来,最好能走上10~20分钟,同时做深呼吸,给身体一个缓冲时间。可配合做一些静态拉伸动作,比如弓步压腿、侧压腿等。同时,不能马上洗澡、吹风或用空调等。
最后提醒,全民运动值得提倡,但高强度运动并非人人适合。选择力所能及的项目,掌握科学的运动方法,才能真正从运动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