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川手记(8):在灾区吃到衢州兔头
去食堂吃饭前,指挥长就说今晚有好菜。好菜?大家都没猜出来。不过,领导说了有好菜,肯定不会假的。
吃饭时,菜早就摆上桌了,也没见有什么特别的。过了一会儿,食堂的阿姨端着一个大碗来了。一看,呵,兔子头!
谜底解开了。原来是随高启华副市长慰问的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王文伟带来的,是用以慰问援建指挥部工作人员的。没想到在千里之外的马公乡,竟然也能吃到衢州本地的兔子头,那种感觉超好。从外包装上看到,这些兔子原产地竟是衢州的“一粒痣”。
刚开始,大家还有所谦让,吃了几口,直呼过瘾。话题自然地转入了衢州的兔头,言下之意,衢州的兔头如果能继续发扬光大的话,在美食天堂之称的四川估计也能争得一席之地。
不一会儿,一大碗兔子头就见底了。范副指挥长吃得满头大汗,他说:吃兔头刚好治他的感冒,他已经吃了两个,在衢州他是从来没吃过两个的。
呵!没想到,吃兔头竟然能吃出这么多的意思来。既解了思乡之情,还能医治感冒。 食堂的阿姨看着我们吃得这么有味道,奇怪道:“平时你吃菜都说不要太辣,我看这个兔头里的辣椒我们当地人都受不了。”
阿姨自然是不知道,兔子头和关于“衢州三头一掌”的事,更何况这是代表着慰问之意的兔子头呢!(祝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