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人在猝死前有先兆吗什么是过劳死我们一 [复制链接]

1#

越来越高发的“过劳死”

你是否有听说过“过劳死”?随便搜索与过劳死相关的新闻不难发现:与它有关的,皆来自于一个个在工作中倒下的鲜活生命:

23岁的拼多多员工,于凌晨一点的下班路上猝死。

一男子入职仅2小时后猝死家属索赔万元

网红主播泡泡龙拍摄期间过劳死

25岁知名女星跨年心梗猝死

......

日夜颠倒的疲劳,没日没夜的熬夜加班,上班过程中莫名猝死……太多类似的新闻不断重复。曾经信誓旦旦地要贯彻Workhard,playharder观念的职场人,如今带着各自的黑眼圈笼罩在一层死亡阴影下,在每个加班的深夜似乎也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下一个倒在电脑桌前的人,会是我吗?

与过劳死相关的报道常常被称之为”猝死”,随着类似新闻的不断增加,在当代人的眼中,由于长期的熬夜加班、工作压力过大而导致的各种「猝死」就是「过劳死」。如果说数年前关于过劳死的新闻只是零星几例,那么现在,确实无数下的打工人的感同身受。

你,过劳了吗?

根据日本过劳死预防协会提出的10大「过劳」危险信号进行判定,满足6项的人群均处于过劳死的「红线危险区」。

1过早出现有“将*肚”

2.脱发(洗头、梳头时开始大把掉头发)、斑秃

3.记忆力减退,容易忘记一些小事

4.去洗手间的次数开始频繁

5.注意力越来越难集中

6.性欲、性能力下降

7.心算能力下降

8.失眠、多梦,醒来浑身无力,睡眠质量差

9.经常性的头疼、胸闷、耳鸣、心悸

10.暴躁易怒,消极悲观,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而在对北京中关村和CBD的调研中发现,约有26.7%的人处于随时面临过劳死的边缘。这些人群随时会面临过劳死的风险[1]。

那么达到怎么样的标准就属于过劳?根据日本学者对于过劳的时间界定:每周工作时间总额大于60小时,或者每个月额外工作的时间大于50小时,或者一年中所有的节假日都在工作,三者符合一种的就可以称为过劳。

过劳到猝死,这条死亡之路怎么筑起的?

如果按照这个时间标准来算的话,大部分工作制的人都符合过劳的标准,那么对于过劳死,又有哪些可以预见的先兆呢?我们从一个职场人职场生涯入手,将过劳到猝死分为了五步:

第一步:短暂性的头晕气短

初入职场的你,在前辈的带领下开始熬夜加班、白天工作量也渐渐加大。基本上一天有80%以上的时间都在对着电脑,连正常喝水、上厕所的时间也被大大压缩。你的血流由于久坐开始变得缓慢,一整天工作下来开始觉得头昏眼花、憋闷气短、无精打采等。

如果本来抵抗力就比较弱,在长期工作的荼*之下,就很有可能出现口腔溃疡、感冒、喉咙干痛等症状,但是好在,通过短暂假期的休息,就能恢复元气。[2]

第二步:持续性的身体沉重感

随着工作渐渐步入正轨,你开始独立负责部分小项目,连续数日加班、长途出差,日夜颠倒成为日常,有时候静下来细想似乎觉得身体没之前那样轻盈了,背上如同背了快石头般的沉甸甸,行动稍显迟缓,走路也感觉有点迟缓。

此时的你,由于没有任何喘息的高强度工作,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糖浓度持续下降,全身组织器官出现缺氧症状,经常出现手脚抽筋、冰凉、眼睛充血的症状、并伴随有胃肠功能紊乱、脱发、情绪低落等现象。

第三步:精疲力竭般地焦躁易怒

随着项目进入尾声,所面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高压下的你开始走向两个极端:废寝忘食的暴瘦和暴饮暴食的变胖。此时的体重不是暴增就是暴跌。

睡眠出现严重问题,失眠、焦躁易怒伴随着你,皮肤也变得暗*晦暗,肩颈疼痛不适越来越明显。[3]

第四步:恼人的小毛病不断

入职一年多,虽然达到了自己预期的升职加薪,但长期对着电脑加班,原来被忽视的“小毛病”渐渐变成“老毛病”了。

颈椎、腰椎的疼痛愈发严重,有的时候竟会疼到头晕想吐,本来几天就好口腔溃疡变成了“常客”、胃炎、便秘更是已经成了“日常”,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长期的高强度工作更使你出现了轻度焦虑乃至抑郁的症状,失眠进一步加重。

第五步:处于警戒线的大病来临

在公司待了数个年头,似乎就没有感受过所谓的淡季,常年都处于一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的状态,免疫功能、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大幅下降,体检一次,查出的问题不断,轻则有偏头痛、心肌炎等,重则可能患上心脑血管病、肿瘤等。此时的你,正处于过劳死的高压线下,随时随时的一次加班都有可能让你猝死。[4]

过劳死从不是简单的累死,它是由于长期的慢性疲劳综合发展而来的,各类病症积压最终导致心脑疾病爆发得突然猝死,过劳死有迹可循,如果现在的你正处于熬夜加班中,不妨给自己几分钟,自测一下,现在的你,属于过劳的哪个阶段?

杨河清《北京地区员工过度劳动状况的调查研究》↑张树岭.日本过劳死现象成因分析[J].改革与理论,,():61-63.↑奚潘良奚雍.疲劳症和过劳死[M].上海文化出版社,2.↑杨玺.专家解答慢性疲劳综合征[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